前言:早春三月,经历了持续寒冬的中国房地产市场,呈现出丝丝缕缕的复苏气息,全国各大城市住宅成交量明显反弹。与此同时,一些城市的房价开始触底弹升。一些楼盘也开始故制造热销甚至抢购气氛。
一、成都楼市现状
1.成交量攀升
从商品住宅需求走势来看,近期市场成交量逐步回升。2008年11月至2009年2月,成都市场月均成交套数6426套,月均成交面积为59.06万方。对比2008年7至10月成交情况来看,月均成交面积上升46.48%,月均成交套数增加51.09%。进入09年以来,单周商品房成交量基本上维持在2000套以上,春节黄金周期间出现过下跌,之后又迅速回温,并迅速冲高。在02.23-03.01之间,创下了单周成交4151套的记录。
2.价格反弹
纵观成都市场近月价格走势,市场成交价格趋于稳定。2007年第四季度,房地产市场开始进入调整周期,市场销售受阻,市场价格被迫进入下滑轨道。在市场为期一年的调整中,市场价格波动起伏,整体呈下降之势。进入2008年年底,市场价格深调后基本达到底线,波动趋缓。自2009年2月末3月初开始,部分项目的价格在项目销量上涨的情况下,开始回调。价格回调,进一步刺激市场刚性需求的释放,市场成交量持续稳中有升的态势。从中原监测的多个楼盘来看,大多数价格出现了小幅的上涨,涨幅一般都在10%以内。但项目的销售却并未因价格的上涨而受到影响,一些项目反而还出现了成交量不断攀升的情况。
表一:市场部分在售楼盘销量情况
3.开盘频率增加
随着楼市的升温,供应端也逐渐打开。部分项目的推盘次数变得“勤快”。之前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的按兵不动的项目,在近期却频繁推盘速度之快与之前的“难产”景象大相径庭,而且所推出的产品的价格也是一批高过一批。
二、价格上升成因分析
1.“买涨不买跌”的营销策略
由于多重利好因素的叠加在春节之后,打破了购房者的观望情绪,让开发商在市场上实现了阶段性的强势地位。当定价的主动权回归开发商后,部分楼盘出现了上涨的态势。另外一些开发商又开始采用起了“少量多批”的营销方式,希望通过多次开盘达到逐步提升价格的目的。开发商通过借势涨价的“心理战术”,故意制造紧张气氛给客户施压,好尽快的促成成交。
2.销售压力的减小,寻求更大利润空间
另外也存在一些楼盘属于正常回调。项目前期降价幅度较大,甚至一些楼盘出现了亏本销售,今年剩余的房源不多,只剩一些尾盘,此时适当提一点价、补一点利润空间。还有一些楼盘涨价是因为产品不同,比如现房售价自然比期房价格高、景观、楼层等也都是其中的因素。开发商年初现金流压力不大,适当涨价寻找一些利润补偿。而部分消费看到项目涨价,滋生了追涨的心理,让这轮小阳春行情显得气势汹汹,近期楼市表现出了一个量价齐涨的态势。
三、价格后期走势预测——全面上涨还有待时机
1.宏观环境所不容许
目前中国仍然处在一个调整周期之内。而本次调整的还没有到位,作为经济体的一部分,房地产行业的调整应该是与国家的调整同步进行的,只有当整个宏观的经济层面向上发展之后,房地产行业才能真正的回暖——持续回温仍待经济的复苏。
2.市场以销量为主
由于2008年一手住宅市场供需失衡,市场供应量远远超出需求量,2009年市场上存量房将大幅增加。消化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因此目前市场应该把“量”放在首位。高房价导致高存量,降价是市场博弈的必然结果,非理性的涨价重视短利,忽之远虑,一旦市场再次出现波动,其处境将十分被动。
3.投资市场依然疲软
根据中原市场监控数据来看,目前的市场需求以自住为主,而投资客则甚为稀缺。在经济环境不景气且后市未明的情况下,绝大部分投资者尚不敢贸然入市,所谓的楼市“抄底”亦不过是一厢情愿,市场上的投资需求将持续疲软。因此,不难发现推动此轮上扬行情的是一群购买力相对较弱的人群,当涨价的幅度超出了这部分消费者的购买力时,他们将再度转为观望。综上所述,目前房地产市场上部分楼盘价格的上涨主要是开发商借购房者“买涨不买跌”的购房心理所采取的一种营销手段;加上部分楼盘在前期热销后,成功回收资金,所剩房源又相对有限,销售压力下降,故借机涨价,寻求更大利润。但是,就目前成都房地产市场现状来看,价格的理性回归及刚性需求的释放是促使成交回升的主要原因,后期市场价格的回调在很大程度上存在再度压抑市场需求的可能性,市场观望气氛不无死灰复燃的可能性,成交量同样存在回落的可能性。市场价格的全面上涨还有待新的时机。
·中原地产:成都房价走势分析 09/04/12
·观点一周评述:任志强急什么? 09/04/12
·建筑物刷白延缓全球变暖环保运动遭质疑 09/04/12
·直播实录:城市观点论坛郑州行(下) 09/04/11
·圆桌对话:中部崛起与郑州地产 09/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