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G30
全球PE市场的发展状况评估

  1.中国PE市场概况

  2008年前11个月中国PE市场新募集基金110个,数量较2007年全年增加了接近90%,新增可投资于中国大陆的资金达71亿美元﹔新募集基金数和募资金额均创历史新高。不过,随着全球经济下滑,PE基金募集在第四季大幅放缓。

  与基金募集情况类似,PE投资案例走势在2008年也经历了前高后低的过程。2008年前11个月,中国PE市场投资案例首次突破500宗,投资金额达37亿美元,较2007年全年分别增加14.3%及14.1%。受外围环境恶化影响,2008各季度的平均单笔投资额分别为840万美元、803万美元、761万美元和695万美元,呈逐季下降趋势。

  2.中国发展私募股权市场面对的问题

  ☆政策法规有待完善

  据我们对一些投资者的调研,他们认为在中国做投资的一个最大挑战就是政策、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在投资管理的过程中,投资者和管理人经常会碰到无法可依,无例可循的窘境。

  要发展PE市场,我们认为政府首先处理的就是完善法律法规,尽快推出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办法,让行业参与者有法可依,有例可循。例如,PE、LP和GP的税收如何征收?如何让外资可以在内地本土成立有限合伙人制的人民币基金?如何让有限合伙人制参股的企业同样可以在A股上市等等。

  ☆专业人才需要加快培养

  本土专业人才的匮乏给中国PE市场发展造成极大的障碍。目前看来,一些地方正在尝试的、由政府主导并引进外部管理人的方式是较佳选择之一,即,成立政府PE投资基金,聘请外部GP管理。地方政府可透过与GP的交流和审核GP的投资过程中学习,培养本土人才,累积投资经验。

  ☆长线资金缺乏

  中国LP主要为民营企业,由于PE资金主要源于民营企业,从我们调研的一些案例看,“短钱长投”和LP过度参与管理成为民营企业从事PE投资的主要问题。民营企业用作PE投资的款项大部份皆为“短钱”,希望快进快出,从而迫使PE投资以成熟期投资和Pre-IPO项目为主,从我们调研的情况看,其中关注早期项目的少,与PE所奉行的长线投资策略实际上可以说存在一定的矛盾。这也解释了为什么2007至2008年初,大量本土PE会以10倍至30倍市盈率的高价抢购Pre-IPO股份。此外,由于市场发展不成熟,GP和LP的角色和分工非常模糊,LP相信自已既然是出资人,在投资决策上应该拥有无限的话语权,导致LP过份地参与PE的投资和管理工作,GP多数的精力都花在与LP的沟通上,无法专注投资和管理工作。

  另一方面,国企由于种种法例法规的限制和欠完善的激励制度,极少参与PE投资。政策宜参照境外成熟国家的经验,完善法规,鼓励国企,尤其是养老金、保险公司和银行等金融机构和现金流充裕的公用企业,适度投资PE。这样,在协助中国企业发展的同时,亦可提高资产回报。

相关文章

·2009年广州房地产市场发展预测 09/03/26

·2009•中国房地产激活之年 09/03/26

·陈章勃 开发商与购房者的熊市 09/03/26

·张天宇 二套房贷该松绑了 09/03/26

·成实 绿色沿海 09/03/26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