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G30
台湾股市的观光狂热

  总理温家宝一席“走不动,就是爬我也愿意去”的言论,在台湾股市形成强劲的“温氏效应”。市场上“和平股利”板块的观光、百货、航运股,出现了疯涨。

  安利公司首批一六○○名旅客登陆基隆,更为大陆旅客来台,提供了进一步的想象空间:也许两岸在旅游业上的突破,可以为台湾经济制造出“自由行”对SARS后香港经济的拉动效果。但是笔者相信,台湾股市会又一次失望。

  安利团访台同日,还有另外一则消息。以武汉为基地的民营东星航空,因交付困难而被当局勒令全面停飞。东星的遭遇,其实反映出大陆航空的窘况,燃油成本高企之外,游客人数骤减,导致所有航空公司均爆出巨额亏损。

  大陆经济正面临着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以来最严峻的挑战。工业生产、出口贸易和就业状况均出现大幅恶化,房地产市道不景气。尽管比起欧美经济危机,中国所面临的只是周期性回调,消费者信心不足的迹象仍随处可见,大宗、非必需消费(如汽车、旅游)从去年下半年起急剧放缓。即使外出旅游,多数人也放弃海外行程而选择较便宜的国内旅游。

  至于台湾方面,大陆旅客自由行作为题材讲得很多,但准备并不充分。适合大陆游客的观光项目并未开发,酒店里大陆的媒体信息也不畅通。台湾游比起韩圜大贬值的韩国游,价钱贵上一大截。

  实现三通,无疑是实现两岸关系正常化非常重要的一步。开放和欢迎大陆游客访台,对促进两岸人民之间的交流十分有意义。今后十年全世界消费增长最快的市场,非中国莫属。笔者相信大陆旅客的确可能在未来,对台湾经济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但是,安利团的炒作色彩颇重,其媒体效应远大过经济效应。去年七月直航热闹过后,大陆游客便无以为继。据说直航头班机之后,台中就没有见到第二班大陆客机。直航开通至今,每天大陆访台游客人数平均不过1100人,占总游客的11%。目前大陆游客的增长,根本无法抵消世界其它地方游客(尤其是消费力较高的欧美商务客)的暴跌。金融海啸之下,全世界的观光和航运业都挣扎在破产的边缘,利好从何而来?

  只有当大陆游客访台人数每天可持续地超过一万人时,笔者才会将旅游故事当成经济因素来处理,才相信大陆游客会对台湾经济产生实质性影响。日均旅客一万人,对目前千几人的大陆访台数来讲,似乎十分遥远;不过这一万人指标,比起每天近十二万大陆游客访问香港,又显得如此微不足道。

  故事和基本面,许多时并不一致。红地毯、闪光灯,未必一定带来企业盈利。只有落实到盈利层面,故事才具有长期投资的价值。

相关文章

·资本市场是真实和谎言的连续剧 09/03/22

·迪拜风光不再 09/03/22

·香港:小书店之殇 09/03/22

·亚当•斯密理论从来不乏市场 09/03/19

·寻找下一个郭台铭 09/03/19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