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8美国总统选举年,有人在eBay上公开叫卖一只奥巴马用过早餐的咖啡杯。叫卖者声明中指出这只杯子最值钱之处在于:上面有奥巴马的唾液,足以测试出他的DNA序列。无独有偶,早在2002年有媒体报道英国警方挫败了一起阴谋:罪犯试图偷窃哈里王子头发的以进行DNA测试,从而弄清楚哈里是不是戴安娜与婚前相好詹姆斯·休伊特之子。
技术软暴力带来的隐私危机在电影《手机》中撕碎了几对主人公的家庭和心灵,但老费一句“太近了,近得让人喘不过气”的感叹用在即将推出的3G手机更为恰当。更为可怕的是生物学中的DNA测试。由于费用降低到普通百姓能够承受的程度,这个原本只限于生物实验室以及CSI中出现的高端技术,正被世界各国的平民大众偷偷地用于鉴定配偶是否有偷情行为或子女是否亲生。现在做一次DNA测试最低只需175美元,即使是稍微复杂点的也只需450美元,相当于人民币1200元或者3100元。而且测试样本的获取也非常容易,嚼过的口香糖,刷过牙的牙刷,喝过咖啡的杯子,掉落的一丝肤发甚至是皮屑等,都很容易于不知不觉中被他人窃取,尤其是这个人很可能就是与你朝夕相处的人。然后花点小钱,你的遗传信息就神不知鬼不觉地被偷走了。
隐私之不存,带来的往往是家庭破碎、心灵伤痛甚至是失去生命。一场更深层次的隐私危机扑面而来。丹尼斯·卡鲁索在《干涉:直面基因工程和人工生命的真实危险》(Intervention)一书中所担心的生物学研究所带来的潜在危险并非危言耸听。
人类通常有三道屏障抵御技术发展所带来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知识、成本和制度。原本仅限于实验室或法庭科学等特种行业与部门的DNA测试随着测试成本平民化,目前正处于刚刚跨越知识和成本屏障,而制度屏障又相对缺乏的真空地带。
在保护名人隐私的动机推动下,英国于2006年9月通过了一项法案,判令任何未经当事人允许收集唾液、头发等身体材料进行DNA测试的行为均为违法,违者将被判处罚金和三年以下牢狱。澳大利亚也在考虑建立最高不超过两年牢狱惩罚的类似法案。德国则在经历一场经年累月的通过口香糖进行DNA亲子鉴定诉讼争论后也打算进行相应的立法。但很多进行此类服务的DNA测试公司要求英国公民将样本邮寄到其他国家进行测试以规避法律的制裁。至今尚未有任何公司和个人因为私下测试他人DNA而受到法律的制裁,哪怕是警告。罗伯特·阿克塞尔罗德在经典著作《合作的进化》(The Evolution of Cooperation)中所强调的全球合作势在必行。
·为什么会是“屯兰”? 09/02/26
·中原地产:2008年成都小户型市场回顾 09/02/26
·眷村:走出悲情 重温真情 09/02/26
·好莱坞“电影财年”的赢家与输家 09/02/26
·两棵龙眼树,一栋老洋房 09/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