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下跌、就业人数减少、增长率下降——这似乎是全球各地的景象,只有中国例外。周三公布的数据称,中国经济在2007年增长了13%,而非最初估算的11.9%,这使中国成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统计机构经常修订已发布的数据。但110个基点的变动幅度,相当于1140亿美元,是相当大幅的调整。而且,当进行修订的国家是中国时,难免有人扬起眉毛。自北京在2005年突然发现了近3000亿美元的产出以来,又有什么情况变化了吗?
中国国家统计局近年改进了做法,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世界银行(World Bank)以及美国农业部(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借鉴了各种方法,以改进数据采集工作。但是,按照委婉的说法,来自各省市的数据仍有不可知的“水分”。2006年为调查人为操纵数据而组建的一个精锐小组,不太可能抓住所有违规者。
这就是为什么中国观察家们发展了自己的“诚信频谱”。好的一端集中了央行有关借贷、货币供应和储蓄增长的统计数据,还有官方的贸易和通胀数据。这些数据均可在无需付出太大努力的情况下,得到验证及交叉核实。在另一端则是有关工业产出(太顺了、而且往往与能源消耗数据不符)和失业(不计50岁以上男士、刚被裁员的人士以及大部分流动人口)的数据。
在中国中央政府方面,则展现出一种新的坦诚。北京已警告称,今年可能难保神奇的8%增长率底线。北京还可能意识到,展现一副完美强悍的形象并不符合自身利益,尤其是在实际证据另有所指的情况下。1990年中国经济增长率跌至3.8%,连30年平均值的一半都不到。
·“房价2012年见底”非万科观点 09/01/14
·吴晓灵:09年经济增长需住房 09/01/14
·中国经济的战略思考 09/01/13
·中原一周楼市统计(2009.01.05—2009.01.11) 09/01/13
·箭牌卫浴·瓷砖第八届经销商年会胜利召开 09/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