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海河开发──盲目地求大求洋
真正让天津这座历史文名城发生“脱胎换骨”变化的,则是被天津的某些领导人引以自豪的“海河综合开发改造工程”。
众所周知,海河在天津城市发展进程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近代逐步形成的以海河为中心的放射状路网与古代保存下来的以鼓楼为中心的老城厢传统正南北路网,是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碰撞交融、和谐共处的真实反映,也是天津与其他历史文化名城相互区别的重要特征。
海河开发的初始动机,既有政治的因素又有经济的因素,目标是把海河“打造”成与莱茵河、塞纳河等并驾齐驱的世界名河,从而将其作为“天津市迈向国际化大都市的重要标志”。遗憾的是政绩的需求使得决策者忘记了这些名河、国际化大都市的形成岂是3~5年能够完成的?
据官方网站介绍:“海河综合开发改造工程”的总体规划,是把全长72公里的海河从总体上分成3个自然的段落。各段均有不同产业功能和景观特色。
上游段也就是中心城区的一段,河流长度约19公里,规划面积是42平方公里,规划确定是要体现亲水的国际化大都市形象。内容以现代化的公共设施为核心,建设一条滨河的服务带、景观带。在这一区段中,又划分为传统历史文化区、都市消费文化区以及中央金融商务区等几个片区。
在海河开发的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令规划的决策者始料未及的问题。
最有影响的问题就是应当如何对待城市中的河流?
规划者经常把巴黎塞纳河作为海河开发的样板,但却根本没有领略到巴黎的城市建设尊重、善待塞纳河的精髓所在。巴黎对塞纳河沿岸的整治与开发利用,目标是要体现城市的历史与地方特色,重点放在为市民与游客提供观光漫步的休闲场所,河流两岸不允许建造现代化的高层建筑,以便尽量保持原有建筑风貌(图9.塞纳河沿岸景色)。反观海河开发,则是惟恐看不到高层建筑。由于面临巨大的资金压力,海河开发的主要动力就是房地产开发。在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的驱动之下,再加上缺乏系统的城市空间规划,开发商势必建造大量的高层建筑,海河沿岸城市空间尺度也必然会变得更加难以控制。以位于中心和平广场为例,紧邻河岸,一侧规划有高度为105米的五星级酒店“津门”,另一侧更有高达336.9米的超高层建筑“津塔”,这些庞然大物的出现,造成滨水空间尺度严重失调,使得原本就不宽阔的海河变成了“世界名沟”(图10.津塔效果图)。
从规划定位来说,海河位于城市中心,应当采用面向城市的开放性规划,而不是各自为政的独立片区的区域性规划。人为划定的片区规划,难免出现过分追求本片区局部效益的现象,从而对城市的整体环境构成破坏。
在具体操作上,盲目拓宽两岸沿河道路,导致车流量加大,引发新的交通问题。沿岸修筑的大量下穿式道路,不仅为车辆通行带来不便,同时也人为造成了游人与河流之间的阻隔。海河沿岸原有大片绿化,在改造中几乎全部被破坏。除部分乔木外,大片的茂密灌木与高大乔木均已难觅踪迹。以硬铺装为主的亲水堤岸,更是存在绿化率低的问题。此外,在规划中,对于观光游客的停车、如厕等问题,亦缺乏应有的考虑。当游客需要到1公里之外去停车再步行回来观光的时候,当游客在方圆几百米范围内找不到公厕的时候,随意停车、随地便溺的现象也就在所难免了。
过分追求变化,则在海河开发的桥梁建设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海河开发整体规划强调要把桥梁作为艺术品和旅游景点来进行设计,做到海河上“一桥一景”,形成海河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要求用国际现代设计理念,采用新工艺,新技术,结合城市周围环境,设计出能够体现天津历史文脉并富有鲜明个性的桥梁。在这种思想指导之下,海河变成了“世界桥梁试验场”,建造桥梁的主要目的已不再是解决交通问题,而是展现自己的与众不同。于是,就出现了在桥上建造摩天轮的壮举,把原本应起疏导人流作用的桥梁,转化为积聚人流的场所(图11.天津之眼);以及将北安桥改造成巴黎亚历山大三世桥那样的拙劣抄袭(图12.改造后的北安桥)。其指导思想也可归纳为一句话:满足政绩的要求和个人口味。
更为严重的是,在海河开发的大旗之下,将大量虽未被列入文物保护范围但仍有保护价值的近代建筑一并拆除。已有百年历史的原法国储蓄会大楼(图13.位于解放北路75号的原法国储蓄会大楼),仅仅因为它“占压”了当今无视历史街区格局而轻率划定的规划红线,虽然经过多方争取,甚至提出整体平移的妥协方案,也难逃拆除噩运。便即便是某些幸存下来的近代建筑,也因为修缮过程中的野蛮施工而再度遭受破坏,使得海河沿岸的原租界区的历史风貌受到重创。至于原古文化街一带拆了真古董再建假古董的做法,也使规划者所构想的传统历史文化区失去了传统文化的韵味(图14.改造后的古文化街)。
三、结语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失去了承载600年历史的物质载体,天津这座历史文化名城还能留下什么?
对天津城市建设所存在的问题的反思,并不是要全面否定其成绩,而是希望通过这种反思,能够理顺城市的建设思路,从而在今后的建设过程中,避免重蹈覆辙,促进城市建设更快更好地向前发展,将天津建设成为既有历史文化底蕴、又有现代文化氛围的国际化大都市。
·中国能否摆脱土地困局 09/01/08
·万科:拿地成本回归2005 09/01/08
·发改委:出台《珠三角改革发展纲要》 09/01/08
·反思近年来天津的城市建设 09/01/08
·北京:2009城市建筑期待 09/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