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投资的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对于那些长期关注每个月外国政府对美国国债的投资额的人来说,以下的这则路透社的报道并不算什么新闻了。不过话说回来,这还是很有意思的;文章说,

  中国投资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张弘力日前表示,随着全球金融市场持续动荡,世界经济陷入衰退,中投公司在对其掌握的2000亿美元进行投资时是非常谨慎的,现在中投正在考虑减慢其投资的步伐。官方的新华社援引财经网对张弘力的采访,从去年九月开始,中投就对今年的投资计划不断进行调整。张弘力表示,现阶段“现金为王”,我们尽可能避免“进一步的投资”。

  我对“避免进一步的投资”加了引号。

  要知道,在主权财富基金引来全球关注的07、08年,中国似乎是有两个相互之间不断竞争的主权基金:中投和外管局。现在,随着主权基金的风光不再,这两个机构似乎又变成了两个相互之间竞争的外汇储备管理者。

  我怀疑去年九月份中投是否真的诚心诚意地愿意增持摩根士丹利的股份,或者这样说,他要是真的这样做国务院会不会同意。对于那个时候的具体情况我并不太了解,但是“现金为王”的言论与当时中投要“持有摩根士丹利49%股份”的风声之间,真是有矛盾。

  不过就算“现金为王”,中投对国有矿业企业仍然网开一面,或者这样说,他们对给予矿业支持的银行网开一面。中国国有企业一直不承认,政府在用外汇储备对它们进行支持。不过现在,根据麦克纳马拉的以下报道,似乎有一部分的国有企业非常乐意炫耀这样的优待并不是所有的国有企业都能享有的:

  矿业企业的高层认为,因为国有企业无需对股东负责,这种特殊的身份更有利于其执行国家对矿业发展的长期规划。虽然现阶段中国工业增长显著放缓,不过中国政府已经开始加大对基础建设的投资,并以此作为其一揽子刺激经济措施的一部分。

  此外,中国国有企业与其在海外市场上的竞争对手相比,能够获得更多的现金支持。德勤金属与矿业部的Debbie Thomas表示,中国的外汇储备十分巨大,所以那些能够获得支持的国有企业在对外投资时能够获得所需要的现金。

  不过就获得国家支持来说,中国企业并不算特例。现阶段许多企业都在依靠国家的救济。

  今天的世界已于以往不同了。不过还有别的细微的迹象证明了这一点。Anderlini和Tucker在今天的金融时报上撰文表示,中国前一阶段对西方金融机构的兴趣并不是为了获得他们的金融管理技术。中国之所以乐意让外资银行持股国有商行,其目的主要是获得更高的上市估值,而不是声称的为了引进美欧的现代银行管理制度。

  一位深度参与外国投资者与一些中国银行谈判的人士表示:“外资银行承诺很少,而(为他们的中方合作伙伴)做的甚至更少。但中国方面并不真正知道该要求什么,而是更关注敲定交易,作为实施获利异常丰厚的首次公开发行(IPO)的先决条件。”

  让高盛、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和苏格兰皇家银行等外资银行成为股东,中国银行(Bank of China)、中国建设银行(CCB)、中国工商银行(ICBC)和中国交通银行(Bank of Communications)在香港和上海上市时,就可以获得更高的估值,而从技术角度讲,这些银行此前几年就已破产。

  顺便说一句,美洲银行曾经希望抛售一部分建行的股票,但是最终还是被中国劝阻了。中国并不是担心美洲银行的退出之后就没有办法利用他们的经验了。根据金融时报的报道,他们担心的是这样一来会拖累建行股价。

  根据知情人士的透露,上个月美洲银行取消其抛售价值30亿美元的建行股票的计划,主要原因是受到了来自政府和银行业高层的压力。

  这样一来,还是有一些事情是没有变的。要在中国做大生意,搞好与政府的关系还是首要的。

相关文章

·出卖的美国梦 09/01/07

·中国股市见底的征兆? 09/01/07

·如何摆脱经济衰退 09/01/07

·中原地产:2008年第四季度市场分析报告 09/01/07

·创业者可以从村上春树那里学到什么 09/01/07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