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再“斗气”

  本次天然气危机重演2006年的局面,但是俄罗斯和乌克兰在欧盟面前的角色已有所不同。

  2009年新年伊始,俄罗斯自2006年之后再度因定价纠纷,切断了对乌克兰的天然气供应。在12月31日之前,俄乌双方仍然没有能就2009年的天然气供应达成协议,在两次出价遭到乌克兰方面拒绝之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已经把报价提高到每千立方米418美元的价位,相当于目前俄罗斯向欧盟国家收取的价格,而2008年乌克兰向俄罗斯支付的是201美元。

  对于俄乌这样的交易,希望看到完全“非政治化”的谈判是徒劳的。俄罗斯方面利用能源政策作为外交工具,借助天然气谈判,进一步使得乌克兰国内局势不稳定,同时在本国国内经济危机日趋严重的背景下,如此谈判也可能有对外转嫁注意力的作用。

  同时谈判背后实在的经济利益也占据重要位置。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本来就问题重重,在世界能源价格下跌后出现更加严重的现金流短缺,该公司也是俄罗斯政府拯救危机计划中接受援助的重头。此外,俄罗斯对乌克兰出口的天然气大部份其实来自中亚(主要是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由于跟后者的天然气收购价格已经有大幅度提高,俄罗斯如果不能相应提高对乌克兰的要价,自己将蒙受直接经济损失。

  而在乌克兰方面,由于受本国经济结构和外汇储备短缺的影响,乌克兰遭受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要远大于俄罗斯,乌克兰也是本次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少数几个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那里申请紧急贷款的国家。对于乌克兰来说,俄罗斯方面开出的价格不能接受。而且双方在乌克兰是否拖欠俄罗斯天然气货款,是否违反原有能源合同的细节上也有争议。

  因为欧盟约四分之一的天然气从俄罗斯进口,而其中有80%经由乌克兰输送,因此和2006年初的天然气风波一样,本次俄乌“斗气”再一次击中了欧盟的能源软肋。新年头一天,刚从法国手中接过欧盟轮值主席国位置的捷克,发表首份主席国声明。敦促俄乌两国解决天然气纠纷,以避免影响到对欧盟的天然气供应。和2006年相比,由于有过去三年新年能源危机的经验教训,欧盟对于本次的俄乌纠纷已经有提高自身能源储备的准备,所以在态度上显得不那么着急,尤其不再向三年前那样几乎一边倒地批评俄罗斯,而俄罗斯在对外宣传上狠咬住乌克兰方面截留俄方通过乌输往欧盟的天然气这个事实,也部分帮助改变了欧盟的态度。

  俄罗斯方面大可把今后能源协议谈判的时间,从新年转移到一个对双方都更加方便的时间(比如各自财政年度的开始),省得落下个在新年又是大冬天逼人还债这样恶形恶状的形象。对于乌克兰来说,在如此的对外危机面前,如果团结一致,借机彻底重新界定和俄罗斯之间的关系,本来可以把危机转换成为一次难得的“国家建设(state building)”的努力。但至少到目前为止,乌克兰政治精英集团之间仍然没有明确统一的应对措施,总统和总理以及议会主要党团之间,更多地考虑自己如何借助危机来挤压国内的竞争对手,也由此进一步削弱了自己在欧盟面前作为危机受害者的道德优势。

相关文章

·最冷的城市:雅库茨克 09/01/03

·现代世界7大荒废奇观 08/12/30

·情迷沙俄 时尚的斯拉夫情结 08/12/29

·十亿美元级富豪的足球俱乐部 08/12/24

·人居图录生产报告 08/12/23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