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从1975年到2005年间美国房价收入比的数据来看,基本在3到4.5这一区间波动。表明房价被控制在比较健康的水平,跟收入紧密挂钩,因此不可能产生大的波动。
反观那些房价暴跌的国家和地区,在泡沫破裂前的房价收入比都很高。日本在91年房产泡沫破裂之前房价收入比为10.4。日本房地产经济研究会和瑞士信贷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05年3月,日本住宅用地的平均价值在15年里下跌了33%。包括东京在内,日本6个大城市的住宅用地价格平均下跌65%,商用土地价格则暴跌87%。香港在1997年楼市崩盘前房价收入比为14。而在1997到2002的五年时间,房价跌去60%。
目前中国的房价显然与收入严重脱节,存在暴跌的可能。如果要形成一个健康的房地产市场,中国的房价也有着较大的下行空间。刨除物价增长,在人均收入年增长10%的情况下,如果要在5年内把房价收入比调整到8:1,北京、上海、深圳、杭州这样的大城市的房价在现有的基础上还要降15%;如果要在10年内达到4,则需要有30%以上的大幅调整。
1975-2005年美国房价收入比变化
资料来源:美国统计局
影响房价的因素
受美国新一轮次贷危机的影响,外资纷纷抛售在中国的地产投资来增加流动性,有可能在短期内加速房价下滑。雷曼兄弟意欲转让其拥有的上海四川北路商务楼盛邦国际大厦的股权,其对浙江绿城、天津融创等中国房地产企业的股权投资也很可能发生变化。摩根士丹利在2003年至2006年间收购的改造为酒店式公寓的对外出租的住宅楼,如上海的锦麟天地、陆家嘴中央公寓、华山夏都苑等,都在待价而沽。澳大利亚麦格理集团、美国花旗银行等也有意出售其在上海的一些公寓项寓和中环盈置大厦。
政府的政策会影响房地产市场的走势。中央政策基调从“双防”转为“一保一控”,强调保持经济增长速度。间接起到了稳定房地产市场信心的作用。央行决定从2008年9月16日起下调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
地方政府相继出台救市举措。已有13个二、三线城市出台了刺激当地房地产市场发展的政策。其中,河南省关于降低公积金贷款首付比例及减免房地产交易契税的政策,则是面向全省范围的。如果房地产市场继续大幅下滑,不排除政府出台稳定房地产市场的针对性措施,比如在全国范围松动二次房贷政策等。
政策建议
中、短期政策:采取适当的政策,力争实现房地产市场的“软着陆”。增加经济适用房、小户型房屋的建设,吸引居民自住房的购买。保持整体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居民收入能有较快的增加。在中国银行承担房贷的全部风险的情况下,必要时政府可以向银行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保障金融安全,逐步消化房地产泡沫。
长期政策:建立健康、稳定的房地产市场。可以考虑征收财产税,从而抑制房地产中的投机行为,提高购房人群中自住房的比例。深化土地改革制度。可以考虑土地所有权私化,打破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与地价的联系。彻底消除地方政府推动土地价格上涨的行为。
·楼市调整即将到底 明年下半年恢复增长 09/01/03
·楼市抄底潮渐起 购房者瞄准真底价楼盘 08/12/31
·反弹迹象吸引抄底 恒大房价触底成首选 08/12/30
·恒大房价早已触底 打破观望引领买房潮 08/12/29
·2008年度中国房地产业十大事件 08/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