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化桥回归

  在后来的日子里,因为这一笔赔偿,郎咸平批评张化桥不负责任。但张化桥此时却开始更多的关注在香港上市的中国民营企业的种种造假行为。

  也许我们很难描述张化桥那个时候的心态,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张化桥是那种有着极其强烈的民族情绪的一个分析师。其早年关注中国的民营企业,在本世纪初期任职瑞银期间首创中国民营企业指数,现在看来很大一部份原因是因为其认为民营企业是中国崛起的重要力量。

  事实上在上世纪90年代,中国的民营制造业显露出来的生命力恰恰让许多海外经济学者看到了中国经济的活力。那时的张化桥宣称自己每月要到100家民营公司进行实地考察,这其中包括香港上市的内地民营上市公司,还包括那些期望赴港IPO,抑或是有潜力赴港IPO的公司。

  但张化桥看到的却是明星民营上市公司的种种造假行为。即便是对中国的民营经济充满了期望,张化桥依然难于摆脱自己的某种悲观情绪,这种情绪源于上世纪90年代。其时张化桥在香港汇丰银行担任研究部主管,看到美元贬值趋势的张化桥搞不明白中国为什么储备美元、为什么被美国挟持住要储备美元、为什么中国一个国家的金融都被境外的金融机构牵着鼻子走。张化桥因在汇丰银行发表相关观点而被辞退。

  在今天看来,十余年前,汇丰辞退了张化桥,但被美元裹挟的中国经济到了2008年终于无法再承受此重。此时的张化桥心情复杂,但最后还是写出了他那篇著名的《重商主义之祸》。

  张化桥在此文中写道:

  我们的先人很明白印钞票的权利就是征税权这个道理,并且发明了一个词,叫“铸币税”。这是经济主权的最高象征。可是,今天的国人好象不懂这个道理。

  我们几十年来很喜欢吹嘘我们的外汇储备以这样那样的速度在增长,并且在世界上排第几名,如此之类。我想问,拱手向华盛顿交税,并且越交越多,有什么好吹嘘的呢?……现在不少国人似乎明白了外汇储备堆积如山是个大麻烦。但解决方案呢?出国去买资产和买公司?可是闭关锁国许多年之后,有多少中国人对国际资本市场和资产市场有经验呢?多摔些跤、多交点学费没有关系,关键是要创造出一种政治制度和开放的心态,让所有中国人都把世界装在心中,而不是只考虑一个封闭的中国。只有这样,才能让成千上万的中国人熟悉国际大竞争的游戏规则,英雄豪杰才能涌现。

  写下此段话的张化桥似乎已经有意重归瑞银,他毕竟是一个有着学者气质和强烈民族情绪的分析师。做实业,也许是每一个经济学者的出于对经济学实践的考量。

  也许是出于对行业内部的理解与认识是使然,我们希望能看到张化桥对房地产行业的精彩分析,事实上在中国房地产行业,缺乏像张化桥这样具有理想主义气质的专业分析师,更极少有带有责任感,对中国房地产民营企业进行批评的分析师。

相关文章

·再调查:郑州思达“蓝堡湾”的危机 08/12/23

·碧桂园:全年销售过160亿元 08/12/23

·建行:200亿支持天津保障性住房建设 08/12/22

·媒体“乌龙”:华远变幸福 狸猫换太子 08/12/22

·滨海新区皮黔生涉嫌“北国投”案被“双规” 08/12/22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