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中国房地产商的海南记忆

  20年前,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在海南省成立,在初尝了深圳、厦门等地改革开放带来的“甜头”之后,大批“闯海人”云集这座南国宝岛。

  潘石屹、冯仑、易小迪、张宝全、曾伟……人们会发现,这些在全国各地叱咤风云的房地产商们几乎都都曾经在海南这座宝岛上挥洒过青春与梦想,收获过狂喜与失落。

  谈起上世纪90年代在海南收获的“第一桶金”,在海南岛奋斗过的房地产商们大多都禁不住内心的兴奋之情:这种兴奋中有喜悦、有调侃、有激情、甚至还有荒诞……

  在中国房地产界,SOHO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潘石屹不是最有钱的,他的公司规模也不是最大的,但近年来,这位曾经在海南激荡风云的房地产商人表现得十分活跃,不仅做地产,还做娱乐,写博客,一直是媒体非常关注的对象。

  1988年初,潘石屹下海到深圳,后来去了海南,与朋友开公司,自己做老板,开始了经商生涯。1993年,潘石屹在北京注册了北京万通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开始在北京房地产界创业。

  潘石屹的新闻不断,但他经常提起的还是当年在海南的“创业史”:刚到海南岛的时候,他特别想创业,但没有钱。随后他和冯仑、易小迪等六个人成立了一家公司,终于赚到了第一笔钱,总共160多万元人民币。这是他的第一桶金。

  在北京拼搏了十多年后,潘石屹又回到了海南,位于博鳌小镇的—博鳌蓝色海岸已经建成投入市场,这是潘石屹进军海南的第一个项目,也是潘石屹历经十年重返海南的第一个举动。

  在成千上万的闯海人中,海南海狮房地产有限公司总经理邢增仪是最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她写出了100多万字的《海之恋》文学系列作品,获得过“海南十佳女杰”“海南优秀人才”等多种荣誉。

  邢增仪祖籍海南文昌。1987年,她从重庆建筑工程学院毕业后回到故乡,一头扎进改革开放的商海里。

  几年之后,海南经济陷入低谷。有一段时间,身边的朋友们都离开了。有很多朋友召唤邢增仪到北京、上海,甚至到国外去。“海南是我的故乡,我要和海南同甘共苦。”她说。她最终坚持了下来,而且获得了不小的发展。

  邢增仪一直对海南充满信心,当时,她在日记里写道,“海南正在跌宕、起落中成熟起来,再来一次热潮的话,我们有理由相信它决不再是泡沫,而必将裹挟着大鲸、大鲨而来。”

  ……

  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了历史性的变化。在这场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海南成为中国较早的企业家成长的丰沃土壤,海南甚至被誉为中国民营企业家的三大摇篮之一。

  从自发探索到自觉培育,由无序到有序,海南初步建立起了区域性市场体系框架,为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提供了广阔的载体。

  著名房地产商人、万通集团董事长冯仑曾经感慨说:“海南不相信眼泪,不承认过去,大家都一样。”

  正是这样一种复杂、浪漫而又残酷的竞争环境,成就了中国企业家们的“海南记忆”。

相关文章

·黑石澄清:未放弃两项上海商业项目 08/10/16

·香港房企674亿元投资重庆14项目 08/10/16

·摩根士丹利调低多只内房股目标价 08/10/15

·世房拟5年内新开六间酒店 08/10/15

·绿城1-9月销售额同比增长率降至23% 08/10/15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