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20多亿港元,也让深陷债务纠纷的越秀集团得到了喘息的机会。
2002年,广州城建和越秀集团完成重组,重组之后以广州城建为主的地产部分将占到越秀投资总资产的80%以上,广州城建成为香港越秀集团所属的一个二级集团,并更名为越秀城建地产。
商业VS住宅
重组之后,越秀城建成为广州实力颇强的房地产公司,但奇怪的是,越秀城建在当时并没有因为手握200多亿资金,拥有大量土地而加入“大盘开发”的行列,而是把发展的重心调整到了商业地产方面。
据越秀投资2004年年中报披露,收租物业方面,由于维多利广场、财富广场及新创举大厦等项目投入运营,穗港两地物业租金收入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长44%,至2.03亿港元。物业经营方面的收入已经开始占集团总收入的18%左右。
2005年,越秀城建分拆旗下位于广州的投资物业,将白马商贸大厦、维多利广场、城建大厦、财富广场等合共20多亿元资产,组成REITs到香港上市。
通过星展银行、汇丰银行和花旗银行三家外资金融公司的鼎力相助,越秀房地产信托基金在香港顺利挂牌。因此,越秀房托成为了内地第一家在港上市的房地产信托基金。
对于越秀房托的管理,越秀投资采用的做法是:成立一间资产管理公司,并且拥有超过50%股权和派员到该公司担任管理层。
“通过资产管理公司,在内地收购商业地产项目,不断捆绑旗下商业物业,项目运作风险性比较低。”越秀城建曾表示。
事实上,从2005年起,越秀城建加大在广州商业地产的发展力度。尤其是拿下了广州地标之一的西塔后,越秀城建在商业地产的操作能力受到了业内的认可。
据越秀城建营销部总经理何硕慧表示,西塔将在2008年年底封顶,而越秀城建也将为西塔成立一家西塔开发管理公司,专门管理西塔相关事务。
另一方面,越秀城建在广州精心打造的了四大商圈,分别是以天河商旅酒店、财富广场、维多利广场、宏城广场为依托的天河商务圈;以白马大厦为依托的流花服装品牌商圈;以星汇国际、商务办公楼、高级公寓为依托的珠江新城CBD商务圈;以酒店、商业街、写字楼为依托的南沙商务圈。时至今日,四大商圈已基本成熟,越秀城建内部人士表示将把商业地产项目整理清楚之后,逐渐注入越秀房托。
“而住宅项目我们还是会主要保留在越秀投资这个平台上。以后,越秀城建的房地产业务中的商业地产和住宅地产就会有清晰的平台。”越秀城建表示。
至此,越秀城建地产的资产架构变得独特起来。商业地产注入REITS,住宅地产部分留在越秀投资,越秀城建地产旗下的资产似乎要“分包”在越秀投资不同的上市主体内部,并由此而形成了一个独特的上市资产框架。
越秀投资的网站显示,越秀投资的房地产业务(含香港房地产业务与内地房地产业务)是与RITS并行的资产框架。
·越秀城建的资产积木 08/10/15
·房价、城市价值与杭州“24条”新政 08/10/15
·重庆市房地产市场9月报 08/10/14
·上海新建住房成交面积同比降70.1% 08/10/14
·穆迪:中国房地产短期至中期展望为负面 08/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