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海湾:何处寻找洋场旧梦

  所有上海人在今天又一次找到了国际大都市感觉,但今天的上海人显然不大知道一个属于上海人的国际大都市应该是什么样子的。更多的时候,上海人愿意给我们讲陆家嘴,讲新天地,但陆家嘴和新天地似乎代表着两种理念的割裂。上海或许希望自己怀旧,就像我们依稀地在“尚海湾”的外形上找到上海滩那些古老建筑的影子,上海人依然忘不了那十里洋场的旧梦。但上海人又希望上海能够像纽约、东京或伦敦一样。

  或许没有谁知道未来的上海会是怎样……

  上海豪宅的迷失

  上海的豪宅本应该拥有自己的标签,这种标签意味着,作为城市,上海或将跻身于世界都市的上流社会,像纽约、像东京、像伦敦、巴黎和新加坡。或许也可以像香港,但上海对香港的感情原本是有些哀怨的,如若不是历史在开玩笑,那么今天中国最具国际都市意义的城市应该是上海而不是香港。

  汤臣一品原本希望能够诠释这样的标签,但汤臣一品这样的标签被一个浮躁而缺乏品位的社会彻底打破了。很难想象在舆论如此攻击之下的汤臣一品还会有所谓的品位。

  但事实上汤臣一品没有错,它把自己的责任丢给了“翠湖天地”和“御翠豪庭”,而罗康瑞和李嘉诚低调地打点上海洋场。来自世界各地精英的能力显然要比汤臣的徐彬的经验要丰富得多,尤其是那些华人精英。事实上,今日的华人精英们都明白,在华语地区,新加坡和香港之后,在上海拥有一套代表自身身份的住宅已经成为必然的选择。

  香港人带来了一种豪宅模式,仿佛人们开始意识到上海的价值,意识到黄浦江的价值。黄浦江岸兴起的上海滨江豪宅仿佛天然就占有了黄浦江留给他们历史与文化的背景,如果说苏州河实现了小上海人的生活意象的话,那么黄浦江当然应该是上海洋场的意向。大多数黄浦江两畔的高档住宅仿佛在集体寻找一种记忆,寻找昔日上海滩的繁华,亦仿若要重新描绘一个上海“洋场”。

  尚海湾当然也是这样,当世界的商业精英及华裔商人们都选择上海作为商务交流当中重要一站的时候,上海的居所必应为他们提供一种身份与体验。站在世博会园区对岸,上海市规划的新的8.4公里滨江水岸带,拥有上海最大的公共休闲空间。依靠都市休闲空间而确立起来的水系豪宅概念在上海渐渐形成,在休闲价值下的都市豪宅概念或将是上海豪宅空间当中新的兴奋点。

  尚海湾为徐汇滨江水岸带规划了一个异常绚丽的未来:在悉尼玩晨泳,在长岛泊岸的游艇上办公、在浅水湾做日光浴、在旧金山湾散步、在东京湾上俯瞰霓虹的世界……在上海,惊羡世界的8公里湾岸……

  尚海湾在努力地描绘一个都市的意象,努力将上海的生活空间与一个世界的浮华联系起来,这是今天大多数上海豪宅的选择。他们意识到,一个真正都市的高档居住场所的价值。面对对岸的上海世博园,尚海湾同时在诠释一个地段的价值。

  在徐汇滨江板块,原本意义上上海那些被挤压了的城市空间的释放,徐汇滨江水岸带,将这里建成了上海最大的公共开放空间,并保留了部分的上海老元素。也许这是未来上海的休闲空间,这种休闲空间的商务价值和与之对岸的世博园形成对比。遗憾的是,在城市空间的构建与规划上,往往是对相应的商业、与社会交流空间的规划的缺失,我们并未看到上海市对徐汇滨江明确的商业规划,以及日后商业规划可能对上海城市构造本身产生的实质性影响,更未看到徐汇滨江本身在上海城市构建当中的社会活动空间。因而这些空间本身的空洞就成为徐汇滨江板块缺失的内容。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时至今日,中国的豪宅所面临的共同的问题是,城市空间的构建与这种空间本身的内容构建缺乏一种必要的联系,城市空间的构建本身是缺乏延续性的。因而当规划出台之后,往往需要往其中注入某种元素之后方能在地段及空间构成的定位上做一个解释,一如尚海湾引入的凯宾斯基。

  但这种强心针似的元素注入往往可能让城市规划及楼盘建造本身承担巨大的风险,因为城市后来的发展往往不随着人们的意志转移。

  新上海与老上海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老租界的十里洋场里自然地将上海划分出了阶层,租界自然成为十里洋场。而今日的上海洋场似乎已无承载之所,这是大多数上海豪宅的困扰。于是你能发现在上海豪宅的选择上,大多保守地选择在城市中心,交通与成熟的配套构建了一个缺乏灵魂的上海新洋场,一如你无法找到香港的半山、长岛泊岸一样。因而,尚海湾本身或许是一个极大的冒险,无论上海世博园如何,无论日后的徐汇滨江板块如何,但此种地域,能否成为上海的新洋场,成为那些聚集到上海的世界精英的符号,能否成为上海人崇拜的那些有品位的精英们的聚集之所。上海滨江的高档住宅的兴起,尚海湾缺失的是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享有的是休闲湾岸的天然规划。这种高档住宅的兴起,原本与城市无关,与城市阶层的生活无关。这种纯粹的景观价值的诠释,加之酒店等物业抬高的高档住宅,一如中国房地产惯用的手法,一种概念,一种土地升值的机会。

  难怪温州人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尚海湾,在他们的眼里,尚海湾与上海滨江豪宅并无太多的不同;在他们的眼里,2010年的机会,便是他们投资的基础。尚海湾可能如大多数中国豪宅的共同命运一样,成为一种空置和投资的工具。事实上,仅仅依靠开发商本身对楼盘社交氛围的营造显然是不够的。一种可以考量的空间是,上海的洋场到底会在日后有怎样的发展,这种发展是否足以支撑当前尚海湾本身的定位?又抑或,尚海湾最终无法成为上海洋场的承载之地,最终成为江浙暴发户追求虚荣的居住之所。

  迄今为止,中国大豪宅依然没有走到身份与地位的层面去考量一个城市的阶层。尽管大多数人开始意识到上海的国际大都市地位可能为上海带来机会,但是上海未曾有过那种胆量和勇气去挑战和接受一个原本应该属于都市的豪宅。李嘉诚和罗康瑞或许有,徐彬更有。但是无奈,一个亿一套的住宅在中国就如“华人与狗不得入内”一样让人无法接受。尚海湾本身的缺失,是今日的上海仿佛在上海滩过往的繁华与今日繁华之间的迷失,一如那已经迷失了的上海洋场……

相关文章

·北京“楼王”银泰中心均价大跌3.6万 08/10/13

·天津试行宅基地换房初见成果 08/10/13

·救市方案出台?重点或调整土地增值税 08/10/13

·央行称货币政策保持灵活 未提“从紧” 08/10/13

·龙湖暗降 部分项目降幅超过50% 08/10/13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