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伦时尚的新出路

  伦敦是欧洲最具多样性、最现代化的城市。尤其在时装这方面,这种特点更为突出。伦敦街头路人的打扮一直以来都给世界各地的设计师带去灵感,伦敦的时尚icon层出不穷,伦敦设计师在欧洲独领风骚。然而以扶植新人为使命的伦敦时装周却无法获得等同于三大时装周的关注,境况江河日下。伦敦只能提供一个新人实验的平台吗?英伦设计师们正在改变风格,寻找获得瞩目的新途径。

  女王成为新icon小心系在下巴底下的头巾,整洁的羊绒衫两件套,实用的箱形百褶裙,时髦的手套以及结实的漆皮手袋—伊丽莎白女王二世俨然成了本季最热门的时尚icon之一。

  Domenico Dolce和StefanoGabbana二人组早在发布D&G 08秋冬系列时就以女王作为灵感来源—既包括当今的英国女王,也包括电影《女王》中Helen Mirren所饰演的角色。Paul Smith也在秋冬推出了女王陛下那礼仪庄严的头巾。即便是时尚界的坏小子Alexander McQueen也设计了一条印满波普风格女王肖像的舞会长裙。

  伦敦是欧洲最具多样性、最现代化的城市—无论从种族组成上看,还是从城市态度上看都是如此。尤其在时装这方面,这种特点更为突出。即便不提及大名鼎鼎的女王、超模KateMoss、风格独树一帜的Agynes Dyen,以及自1960年代以来层出不穷的时尚icon们,就连伦敦街头路人的打扮一直以来都给世界各地的设计师带去灵感。

  以扶植新人为使命的伦敦时装周尽管不能像纽约、米兰、巴黎时装周那样吸引关注,长年来却也因其大胆新奇的风格而成为欧洲设计师汲取灵感的源头,更是向大品牌输送新人的平台。可惜的是,由于其影响力不比三大时装周,那些成名的英国设计师如John Galliano并不会选择在伦敦做发布。被夹在纽约时装周和米兰时装周之间,伦敦时装周的日程不得不逐年压缩,今年的长度仅有五天,明年甚至传闻将被压缩到三天。伦敦时装周的组织者Hilary Riva为此苦恼不已,幸而该问题目前已经获得解决。有趣的是,尽管伦敦T台江河日下,身为伦敦人却仍如50年前一样时髦,伦敦还是全欧洲最态度鲜明的时尚之都,伦敦培养出的时装设计师仍在为各大欧洲的古老品牌送去灵感。

  回归故土的英伦设计师

  而自从进入新世纪以来,有两股新的潮流正在改变着伦敦时尚。

  在这座城市中到处可以感受到的多样性如今反映在设计学校和时尚新人当中—他们多数都生于英国,种族则各式各样。而在国外品牌大量流入的同时,走出国门发展的英国设计师近年来也开始回归故土。

  Graeme Black就是其中的一例。在意大利工作了15年之后,他在本届时装周上回到了伦敦。这一选择不仅是因为他的设计灵感来自于自己的苏格兰血统,也是因为伦敦风格与他的风格更相一致。

  “我热爱意大利。但回国之后看见这里的姑娘怎样穿衣打扮,我觉得伦敦更令人激动。”Black说,“也许过去我把女性打扮得太过世故了。现在我想做些更有活力的设计。”他将自己的2009春夏系列的基调定为“率真而又相当女性化”—在筒形直身裙下面,轻薄面料的衬里呈波浪状将服装撑起;夹克衫上则带着一片片荷叶边—所有设计的灵感都来自苏格兰西海岸的假日:人们在岸上向水中投掷石子,激起的涟漪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我搬回英国,是因为觉得必须亲眼看到这里的人和他们的生活方式。”Black说。他提起了自己在蛇形画廊的派对上看到有人穿着风格甜美的连身短裙时有多惊喜—跟米兰的贵妇人们的打扮大相径庭。

  伦敦成就的外国设计师

  Avsh Alom Gur出生于以色列,但到伦敦定居已久。他曾在圣马丁设计学院学习,后来被选为Ossie Clark的品牌总监,并带来了该品牌的复兴。他声称,圣马丁令他“大开眼界”。

  “最值得一提的就是这里的教育—这么多才华横溢的人聚集在一起,做他们想做的任何事情,这里没有多少纪律,有的是自由。”Gur说。他所接任的Ossie Clark原本的设计师,也就是Clark本人属于多姿多彩的1960年代,在当时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但已在1996年因身体遭到毒品损害而去世。Gur认为,复兴该品牌的关键就是在体现革新的同时还保留它原有的身份特质。“不要显得郁郁寡欢或者感情脆弱,重要的是创造出讨人喜欢的女性化的服装和廓型。”Gur说,“Ossie Clark沉寂了20年之久,我有很多事要做。”

  Charles Anastase在三年前从巴黎来到伦敦,也把他对德加和他笔下芭蕾舞女的迷恋一起带了过来。然而,英国还是给了他对时尚的全新认识。“这里更轻松,也给我更大的专注于我那充满诗意的想象的空间。”Anastase说。他的新系列正是以德加的舞者为灵感。展开的裙摆把撑裙底下的黑色吊袜带和丝袜露了出来,表现出设计师那种小心隐藏的离奇古怪而又复杂难懂的个性。与此同时,设计师以厚底鞋替代了芭蕾舞鞋,就仿佛是Vivienne Westwood的翻版,再配以砂洗真丝裙和柔软的毛衣,他再造出一个既包含暗黑的维多利亚风,又带有《双城记》韵味的巴黎“美丽年代”。

  而设计师Luella Bartley也将她的品牌从纽约带回了家乡伦敦。她在纪念戴安娜王妃的喷泉旁边搭起一个透明帐篷,橙色、紫色的水果色时装在海德公园的印衬之下更显娇艳,而服装商的小型印花则又增加了园林的晚会氛围。

  被改良的英伦风

  在本次伦敦时装周上,意大利Charme集团的常务董事Matteo Corderodi Montezemolo在前Givenchy设计总监Julien Macdonald的发布会上现身—这说明英国设计师不仅能够获得一线品牌的青睐,他们的自创品牌也开始吸引更多的资金。快速时装连锁Matalan创建者之子Jamey Hargreaves已经在35岁的Macdonald身上投资。这些优美、新潮、充满年轻气息的上城风格时装让全世界的时髦人物为之动容。

  可惜事情总有它的两面性。考虑到这位设计师刚出道时被称作针织衫的“威尔士巫师”(他曾为Chanel设计针织衫),曾擅长瑰丽奢靡,甚至被批评为过分出格的风格,如今看到他的伸展台上这些窄身拉链连衣裙、奶油色羊皮长裤、流苏皮上装和性感的银色连身裙—显然他已然将创造性的时尚精神置于国际化的、讨人喜欢的优雅格调之下,这种成功还是会令人感到有些沮丧。

  伦敦时尚那种充满活力、热情的活泼风格向来毋庸置疑。然而在本次伦敦时装周上,我们看到设计师们开始纷纷在活力之上加入了成熟和优雅。最显著的例证就是印花。在过去的至少20年当中,英国的艺术学院都以印花图案创新而在时尚界独树一帜—事实上,设计师Ossie Clark的妻子Celia Birtwell以及设计师ZandraRhodes早在1960年代设计的印花至今仍在为时尚界带来灵感。而现如今,英国的文化交汇现象也为印花设计带来了新气象。继承了非洲传统的设计师Duro Olowu,以及具有土耳其-加拿大血缘背景的Erdem Moralioglu都在花样、面料和色彩上作出了微妙的改变。

  这显然不是伦敦时尚界的太平日子。尽管好些筹款计划都面临崩溃,年轻设计师们也并未因为亿万英镑的流失而溃败。可惜在战胜了金融恐慌的同时,设计师们也背弃了英伦传统—那始于19世纪艺术家和文学家,源远流长,最后进入了好莱坞明星如Sienna Miller的衣橱的豪华波西米亚风。伦敦新时装与颓废风和装饰感道了别,就开始创造简洁的廓型和几何式样的线条。好在微妙的色彩和印花仍为本次时装周增添了一抹华彩。也许要想让英伦风变得更主流,改良才是唯一的出路吧。

相关文章

·中国的短征 08/10/08

·让谦和成为一种风格——广州市港湾广场 08/10/08

·英伦时尚的新出路 08/10/08

·奥巴马掀起时尚浪潮 08/10/08

·可以延年益寿的前5个生活习惯 08/10/08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