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数据集团9月11日揭牌成立,聚焦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与数据要素市场创新。遵循政府主导、市场化经营等四项原则,打造数据平台,推动数据高效流通,确保公平透明发展。
中国科技馆与百度联合发布国内首个“科技馆智能体矩阵”,同步启动“未来之翼科普共创计划”,开放场馆数据与场景,基于文心大模型为开发者提供AI工具与算力支持。
国际数据公司(IDC)预计,中国2029年大数据IT支出规模预计为730.2亿美元,占全球10%,五年复合增长率20.5%,增速位居全球第一。
9月2日,贵州大数据集团在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期间,与移动、联通、华为、360、人民网等七家机构集中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覆盖智算、云、AI、安全、低空经济等领域。
中国数据产业规模东部地区占比69.7%,达4.08万亿元,中部和西部分别占17.2%和13.1%,凸显区域发展不平衡。长三角企业超10万家,产业规模占全国22.6%。
我国数据产业规模已超5.8万亿元,2025至2030年年均增长率有望保持15%以上,从业人员逾500万,涵盖数据标注员、数据科学家等新兴职业。
河北发布北斗三年行动方案,拟建国家时空大数据中心京津冀枢纽,搭建北斗车联网平台,统一商用车数据接口,并部署应急通信终端。
湖北冶数通大数据有限公司8月11日成立,注册资本1000万元,由湖北鄂东数字集团全资控股。公司主营互联网数据服务、物联网应用及数字文化创意业务。
湖北大数据集团8月4日成立4家新公司,注册资本合计3.5亿元,包括数据开发、产业投资、算力科技及科技研究公司,分别注资1亿、1亿、1亿和5000万元,均聚焦数据处理及互联网服务领域,由母公司全资控股。
IDC报告显示,2024下半年中国数据仓库软件市场规模达5.5亿美元,同比增长8.7%,预计2029年将增至20.9亿美元。其中本地部署规模2.8亿美元(+6.8%),公有云规模2.6亿美元(+10.9%),未来五年年复合增长率预计达15.5%。
国家数据局副局长余英7月22日表示,下半年将推动数据产业从单点突破转向全域发展,计划布局建设一批数据产业集聚区试点,支持有条件的地区打造特色集聚区,以促进区域协同和产业升级。
有关地方数据管理部门、中央企业要高度重视,做好试点项目管理和服务,组织有关单位扎实推进试点工作,务求实效,并可结合实际给予相应的政策、资金等配套支持,为试点工作创造良好环境。
IDC预测2029年中国分布式事务数据库市场规模将达19亿美元,2024-2029年复合增长率19.4%。该技术已在泛互联网、金融和运营商行业规模化应用,市场进入高速增长期。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7月1日首次实现医疗数据跨境传输至香港医健通系统,标志着深港数据互联互通取得突破。此次测试为两地医疗体系融合奠定基础,未来将在国家政策框架下推进电子病历等安全互传。
IDC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银行业IT解决方案市场规模达713.05亿元,同比增长2.9%,预计2029年将增至1039.3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7.8%,反映行业数字化转型加速趋势。
Sensor Tower数据显示,2025年5月TikTok海外月活用户首破10亿,主要受益于中国非游戏应用在全球市场的扩张,其中拉美和东南亚地区增长显著。
重点推进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应用,加速产业智能化转型。核心措施包括建设计量数据库、优化校准管理模式,并构建重点产业链公共服务平台,实现计量与制造流程一体化,提升中国制造业计量能力。
青岛数据集团注册资本由1.18亿元增至10亿元,增幅达747%,显示其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科技领域的快速扩张。该公司成立于2020年,由青岛华通国有资本全资控股,业务涵盖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开发。
成都京东方智慧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由5亿元增至30亿元,增幅达500%,旨在增强资本实力支持业务扩张。该公司成立于2020年5月,由京东方A旗下全资持股,专注于信息系统集成及工业互联网数据服务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