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网 黄其森对于泰禾集团2015年的表现,想必会非常满意。
2015年,泰禾集团在北京、在上海、在深圳都取得了不俗的表现,无论是楼盘销售还是土地收购,都让人们印象深刻。
最高光的时刻,应该是在圣诞节礼日当天,斥资57亿夺得深圳宝安尖岗山2宗地块,其中一宗地楼面地价79907元/平方米,创造了2015年度新的单价地王纪录。
对于这家起家于海西闽商热土,依靠“院子系”产品奠定在行业中地位的房企而言,过去几年的发展可谓烈火烹油、突飞猛进。
深耕一线城市 销售进阶300亿
观点卓越100指数显示,泰禾集团2013年度销售规模首次突破百亿,实现销售合同金额124.44亿元,与2012年度相比增长约100%。
在此之后,泰禾用“一年一个台阶”的速度在扩张,2014年实现230亿元销售金额,同比增长率84.83%,2015年即进阶到323亿规模,同比增长40.43%。
销售的高速增长使得泰禾集团短短几年时间就跻身卓越100指数中2015年度中国房地产销售金额TOP30第23名。
也就是说,中国房地产行业中,年度销售业绩表现比泰禾更好的企业集团只剩下22家左右。
“深耕一线城市”的策略下,泰禾获取的土地储备主要位于北京、深圳等一线城市及杭州等二线发达城市,能够较轻松地应对行业去库存与回归一二线的形势变化影响。
均价一年上涨6000元 盈利能力待提升
2015年,泰禾集团房地产主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46.04亿,比上年同期增长77.95%;结转面积74.2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3.10%。
销售高速增长使得泰禾在营收方面也录得较快速度增长,但对比收入和结转面积的增速,可以发现泰禾的均价在上涨。
卓越100指数统计显示,2014年度,泰禾集团房地产主营业务结转均价为13613元/平方米,2015年度则上升至19679元/平方米。
这与泰禾深耕一线城市及产品类型有关,但也可以发现,2015年度一线城市房地产市场异常火热,以及区域市场成交、地价、房价的上升,给泰禾带来了很多红利。
体现在盈利能力方面,泰禾集团2015年报显示,期内实现营业收入148.13亿元,毛利30.38亿元,毛利率为20.51%。
净利方面,泰禾集团2015年度实现净利润12.65亿元,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3.25亿元,净利率为8.95%。
不过,这几个数字还不算很亮眼,特别是与泰禾的销售表现及均价表现相比。
卓越100指数统计发现,泰禾集团2014年度毛利率及净利率分别为22.15%、9.36%。而其2015年中期盈利表现则更好,分别达到了25.46%、13.59%。
降负债、少拿地 高速扩张中平衡现金流
泰禾集团高速扩张和拿地这几年,一直都被媒体关注着负债和现金流进行分析与报道。
仅以资产负债率而言,过去一段时间其确实比较高,2014年度中期为88.02%,2014年度期末为89.23%,2015年度中期则为89.72%。但这个数字至2015年期末则下降到79.87%,已经处于正常的水平。
年报还显示,泰禾集团2015年期末拥有货币资金为57.36亿元,较期初增长71.01%,主要原因是房地产项目预售收到的现金增加;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46.12亿元,较上期增长118.91%。
与此同时,泰禾集团期末存货580.42亿元,较中期613.56亿元有所减少,在此影响下,流动比率及速动比率分别为2.24、0.48,均为近几年来最好的状态。(2015年度中期:1.80、0.18;2014年度期末:1.89、0.26)
对于现金与负债的好转原因,泰禾集团董事长黄其森在年初接受采访时曾表示,泰禾集团从2014年开始就进行了一些调整。2013年,拿地共计支出200亿;2014年,拿地支出150亿元;2015年,拿地数量更少。
卓越100指数统计显示,2015年,泰禾集团共获取6宗土地,其中两宗为合作开发项目。分别为北京昌平丽春湖地块、北京昌平南邵地块、深圳宝安尖岗山地块及杭州余杭地块,新增土地储备38.69万平方米(新增权益面积为31.14万平方米)。
黄其森认为,如果不是前几年抓住了机遇,充分使用杠杆,泰禾集团就不可能有那样的规模增长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