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亿入股中融人寿 中天城投借道险资布局投融平台

来源: [观点网]      时间: 2015-09-18 02:08

在2015年上半年报告中,中天城投已提出以并购重组为主要手段,获取银行、保险、证券、期货、信托等金融机构经营资质和牌照的发展路径。

观点网 自今年年初拟设合伙企业虎魄基金、投资贵阳金融公司开始,到斥资20亿元设立普惠金融服务有限公司,中天城投集团有限公司2015年在金融转型方面可谓马不停蹄。

如今,中天城投的金融布局又有新动作。9月17日,中天城投公告称,其全资子公司贵阳金融控股有限公司拟20亿元收购联合铜箔100%的股权,完成收购后,中天城投将间接获得中融人寿20%股权,为中融人寿并列第一大股东。

中天城投表示,此次收购将有利于实现公司在金融领域收益的提升,奠定公司“大健康”产业发展核心基础,打造公司特色精小地产精品“软性”配套。

有分析人士却对观点新媒体指出,中天城投此举虽说对健康产业有所支持,但更主要的还是获得金融机构经营资质和牌照,布局投融平台。

20亿入股中融人寿

据中天城投公告披露,其通过全资子公司贵阳金控收购铜箔(惠州)有限公司(简称“联合铜箔”)100%股权,从而持有中融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10,000万股股份,占总股本的20%,为中融人寿并列第一大股东。

中天城投又称,入股中融人寿,是为更好地推进公司“大金融、大健康”战略发展,获取金融机构经营资质,构建多元化金融业务要素。

其实,对于中天城投构建多元化金融业务要素的说法,独立房地产评论人马跃成就曾对观点新媒体指出,房地产本身是资金密集型行业,企业在长期发展中对金融领域的运作、结构、效益都很熟悉,入股银行、信托、证券等机构,搞多元化经营,“是个比较好的选择”。

此前亦有市场分析人士指出,房企转向金融领域,短时间内直接的体现是公司市值和股价增厚,以及获得直接的利润贡献。

虽然中天城投尚在停牌中,未能反映转型金融领域对其市值和股价的影响,但此次披露的中融人寿财务数据或可预见其未来的金融领域收益将再度增加。

公告显示,截至2015年6月30日,中融人寿总资产为335亿元,净资产为29.9亿元。201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58.4亿元,净利润为11.4亿元,2014年度营业收入为73.76亿元,净利润为3.9亿元。

事实上,转型金融、投资的房企并非只有中天城投一家,泛海控股早在2014年初就开启了向金融转型的步伐。

虽说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但泛海控股在金融转型方面也可以说是中天城投的“前辈”了。

中投证券在8月24日发布的研究报告中表示,泛海控股是房地产行业转型最彻底、落地有业绩的唯一标的。

不可忽略的是,在2015年上半年报告中,中天城投也提出以并购重组为主要手段,获取银行、保险、证券、期货、信托等金融机构经营资质和牌照的发展路径。

泛海金融转型案例

据观点新媒体翻查资料,2014年3月27日,泛海控股宣布收购民生证券72.999%股权,成为该公司控股股东;并于同年6月正式完成对民生证券72.99%股权的收购。泛海控股主营业务由单一地产主业变为地产+证券双主业的收入结构。

该收购很快有了业绩成果。在2014年度报告中,泛海控股全年营业总收入为76.16亿元,其中金融板块实现营业收入15.53亿元,同比增长19.41%。

对此,当时就有分析师认为,证券业务对于收入及净利润均有一定贡献,且由于自身业务较高的利润水平以及稳定的增长速度,会成为公司未来新的业务增长点。

同样,接下来泛海控股又于2015年1月公告,拟6.63亿港元收购时富金融44.01%股权,开始了拓展海外金融平台之路。虽时隔两个月之后,因未获时富金融股东特别大会通过,泛海控股终止收购时富金融股权,但其在证券业务方面的谋划却是一目了然。

而值得注意的是,在借鉴了平安“陆金所”的成功经验,泛海控股再于今年4月份拟以自有资金41亿元投资设立北京民金所金融互联网有限公司(民金所)、泛海担保、泛海基金公司、泛海资产管理公司等四家子公司。

泛海控股公共事务总监王国林就曾对观点新媒体直言,“泛海控股自2014年开始实施战略转型以来,明确了‘地产+金融+战略投资’的发展模式,逐步加大对金融领域的投资力度,并向拥有金融全牌照的方向拓展”。

据过往资料显示,截至2015年2月27日,泛海集团拥有的金融牌照已经涵盖了银行、保险、信托、券商、金融租赁、期货、基金等7种主要金融牌照中的5种。

对此,中投证券的分析就认为,泛海控股转型构建全牌照金融控股公司,已控、参股多牌照金融资产的利润贡献已达20%左右并不断增长,在“金融+地产+战略投资”三轮驱动下正迈入高速增长通道,资产价值不断显化。

现在,或许中天城投也已发现布局投融平台所带来的好处,在2015年上半年报告中,中天城投就已提出未来将以并购重组为主要手段,获取银行、保险、证券、期货、信托等金融机构经营资质和牌照的发展路径。

目前,仅就泛海控股的例子来看,房企转型金融确实将带来不俗的利润增长,但马跃成早前也对观点新媒体指出,从经营模式上来看,房地产是个相对粗放型的行业,在长期的暴利行业中成长起来的地产商以及经理人,对于风险控制的意识尚有待加强。

发稿:见习编辑 李妙凡审校:刘满桃

请发言时务必尊重网上道德与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以下评论内容不代表观点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