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鳌特稿:莫嵘的创客街
来源: [观点网] 时间: 2015-07-22 21:07
评论
编者按:2015年,中国房地产值得记忆的年份,行业曾经的辉煌及骄傲正在改变,瞬间爆发的新概念、新思维、新元素不断与这个行业交集。但与此同时,房地产行业传统的开发、资本模式、商业业态却正面临着空前的失控与颠覆。所有人都在说着,要转型、跨界、突围,但前方是不是有清晰的方向?
8月11-14日,博鳌房地产论坛将在海南开启第十五周年大幕,观点新媒体继续推出“博鳌特稿”系列报道,对中国房地产行业及上下游全产业链的企业家、专家学者、政府协会人士、行业精英等,进行全方位的接触与访问,共同研判与交流“转变时期的中国房地产”。
观点网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无疑是2015年最热话题之一。在创业政策利好之下,汹涌的创业大潮也为各类企业孵化器提供了快速生长的土壤。
基于物理空间上的落地需求,孵化器在大众创业浪潮中随着“创客”与“互联网+”概念在房地产行业中风生水起。
与此同时,对于孵化器模式的探讨也日趋活跃,定位为中国首家连锁天使孵化器的创客街,选择的是颇为独特的免费模式。
截至目前,创客街在全国已经签约10个站点,分布在广州、南京、武汉等地。创客街总裁莫嵘接受观点新媒体采访时表示,创客街2015年的拓展目标是全国30个站点。
在莫嵘看来,当前掀起的孵化器热潮尽管看似前景美好,实际已存在泡沫。“孵化器并不如想象中那么容易成功,一窝蜂的涌现后肯定存在泡沫。”莫嵘认为,各方的模式之争在当前难以显现结果,但三年之后孵化器中必然将出现一轮洗牌。
创客街
创客街的自我介绍如是描述:“是以创客为主题,建立包括WO+梦工厂的核心虚拟创业平台,众筹空间共赢网的众筹平台,利用包括投资联盟、众筹空间、轻松筹产品、创客比赛、导师团队等资源,在中国各大城市共同建设多样化的物理空间孵化器。”
2014年11月,创客街首个站点在广州落地,半年多的发展后,创客街在广州签约站点拓展至4个,其中2个已实现开业。
“我们今年的目标是拓展到30家,现在已签约10家,南京、武汉、佛山等城市都在拓展中。”莫嵘对观点新媒体表示,创客街未来布局将围绕一线城市与重点二线省会城市。
谈及打造创客街的源由之前,莫嵘讲述了他接触互联网的故事。
“1999年互联网第一次浪潮时,我就开始介入互联网行业。2001年,我们跟中国电信在深圳宝安尝试性地合作了一个宽带社区,当时还是拨号上网的年代,现在来说也是一个社区O2O的研究。”
尽管当时的宽带社区最终以经营失败告终,但彼时莫嵘开始在互联网行业方面积累资源、人脉与经验。
“做创客街并不是因为总理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才想到,其实很多年前这个情怀就伴随着我,就是什么时候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能够结合。”
经历了一年半时间的研究后,创客街于2014年11月在广州首次落地。巧合的是,就是在创客街落地前两天,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提出了“创客、众筹、众包”三个概念。
创业大潮随之席卷而来,越来越多的创客、投资者乃至房地产行业中的开发商、服务商,都开始做起创客空间与孵化器。在莫嵘看来,一窝蜂涌现的热潮未来等待的将是泡沫的挤压,“三年后必定有很多会被淘汰”。
泡沫论
2015年两会期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正式被提出。1小时40分钟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创新”与“创业”两个词汇分别出现了38次与13次。
从“创业教父”李开复的创新工场到潘石屹的SOHO3Q,从万科前高管毛大庆创办的优客工场到万科云创客空间、世联行小样社区……创客、孵化器搭配“互联网+”几乎成为房地产行业玩创新的标配。
一片喧嚣中,关于孵化器的模式讨论也开始浮上水面。尽管孵化器在国内最早主要是由政府或非盈利团体主办的公益性质组织,但在引入公司化管理和资本投资的当下,孵化器面对的一个共通问题是:如何获取资金和盈利?
创客街选择的是免费模式,宣传的最大亮点就在于为入驻团队提供免费的办公场所。莫嵘称:“我们认为传统的孵化器模式未来是一定不行的,所以创新的孵化器盈利模式才是创客街的特点。”
谈及创客街具体的盈利点时,莫嵘并不没有过多解释:“现在并不是合适的公开时机,我只能说是往衍生产品和衍生服务方向去发展。”
他认为,行业正处群雄混战时期,当自身足够强大时或许才是讨论模式的时候,我们的长远目标是希望三年发展到100家。
对于当前的孵化器热潮,有观点认为,虽然大家还没有探索出有效的盈利模式,但是不得不承认的一点是,目前的市场太过分散。换言之,在每个人都没有太大的市场占有率之下,大家都还有发展空间,也就没有所谓的过量竞争问题。
但在莫嵘看来,当前孵化器迅速一涌而上的现象持续下去,必然迎来优胜略汰:“我认为孵化器是很有难度也是很难能获得成功的,现在突然涌现这么多,其中肯定有泡沫,三年后会有很多孵化器会死掉。”
沈建光股市保卫战,我们输不起
胡志刚深圳房价狂飙喜哉?忧哉?
安邦保险2.06亿欧元收购比利时银行
2015-07-24
博鳌特稿 耿延良:深圳本土房企更有优势从事城市更新
2015-07-23
博鳌特稿 司徒文聪:盘活存量是商业地产轻资产必经路
2015-07-23
博鳌特稿 谢光平:“先行者”派米雷的产业版图
2015-07-23
博鳌特稿 潘乃越:宇培集团的终极目标
2015-07-23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
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
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22375222 或来函ed#guandian.com.cn(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