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鳌小广播之产业与城市的融合之美
来源: [观点网] 时间: 2015-07-13 22:00
评论
汇聚当下房地产行业的热点话题,为大家开辟许多不同主题的论坛,不再是“大锅饭”般,让不同领域、不同专长的企业坐在一起,却没有共同话题。
房地产行业现在什么最热?有人说是互联网+,有人说是商业地产,有人说是产业地产,有人说是文化旅游地产……
无论怎样,我们都清楚地知道,现在房地产行业已经不再是住宅一枝独秀。就像今年博鳌房地产论坛一样,改变了很多形式,汇聚当下房地产行业的热点话题,为大家开辟许多不同主题的论坛,不再是“大锅饭”般,让不同领域、不同专长的企业坐在一起,却没有共同话题。
就在前几天,国家发改委发布了一则指导性通知,要求在全国范围内选择60个左右条件成熟的地区,开展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推动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
作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背景下的一种新兴发展思路,产城融合的出现及获得重视也反映出另一个事实:过去产城分离的初级形态已不适应形势的变化。
产城分离的特点是工业功能片区与城市生活功能区之间具有明显的空间分野。在相当的一段时期内,这种纯粹的功能分区一度能够带来较高的生产效率,对于解放生产力、提高劳动效率无疑是极好的。
但正如一枚硬币总有正反面,产城分离终究是工业化初期的主要形态,受制于规划对工业用地的种种限制,传统的产业园区并不能适应新引入企业的发展诉求,继而引发产业用地置换难、升级难的问题。
更为重要的是,未来中国的城市化预计还将有三亿人口转为市民,在诸如上海、深圳等大城市或城市群将承担重要作用,这些城市建设用地却趋近于零增长态势。
相比之下,产城分离的工业区却长期面临着缺乏居住功能和配套服务功能,土地利用效率低下。无论从什么角度看,产城分离与中国的城市化都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所以,如今国家发改委大力推行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用意也并不难理解。早前便有研究学者明确表示,产业园区经过一段时间的高速发展,基本都会经历从“纯工业片区”到“具有一定配套的工业区”,再到“综合性新城”的发展过程。
从较为主流的产城融合片区用地结构看,园区生产占40%,研发总部占20%,30%居住,10%环境。这种模式既能促进产业升级,又保证城市的协调发展,因而受到各地政府的推崇。
产业地产商也闻风而至,包括华夏幸福、张江高科早早在河北、上海圈下地块,绿地、万科等传统开发商逐步逼近。一时间,产城融合成了地产商讲故事的一个好题材。
不过,博鳌君在此还要照例多嘴一句:产业地产终究是以产业为支撑,没有产业支撑就会导致就业与居住无法有机融合。因此,如何进行产业定位,以及如何管理庞大的产业规模,是产业地产商必须考虑清楚的问题。
总而言之,产城融合看起来很美,做起来方知有很多问题需厘清。8月份,博鳌君邀请大家到海南蓝湾绿城威斯汀度假酒店,一同讨论与分析产业地产这个主题,意见的碰撞也许能找到更好的答案。
沈建光股市保卫战,我们输不起
胡志刚深圳房价狂飙喜哉?忧哉?
博鳌特稿 张鹏:当代置业蓝绿相间 走向深蓝 突破深绿
2015-08-05
博鳌特稿 林木雄:下一个十年房地产市场基数仍在变大
2015-08-05
博鳌特稿 苏宁置业要做高端商业地产的领跑者
2015-08-05
房地产税法列入立法规划 或在2017年底前通过
2015-08-05
新城控股前7月销售138亿 长三角新增3项目
2015-08-05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
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
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22375222 或来函ed#guandian.com.cn(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