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信论道]2015专家团闭门会顺利举行
来源: [ 鼎信长城 ] 时间: 15-04-10 20:53
评论
[前言]二零一五年四月,主题为“把脉行业聚焦机会”的房地产行业闭门会在北京召开,主办方邀请业内专家就中国房地产业与金融业融合趋势进行研判。
值此3 月30日新政的救市措施踩实之时,国内房地产行业将走向何方,社会各界都给予极大关注拭目以待;而与地产休戚相关的地产金融将何去何从,与会各方都纷纷给予独特视角下的聚焦研判。
鼎信长城董事长章华受邀主持并致辞。
以下为专家观点:
刘晓光(首创股份董事长)
中国房地产市场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因为体量大,从总体看来今年和去年的总量持平,但在销售量上略低于去年的7.3万亿。去库存逐渐成为行业主题,二三线城市压力尤其大。
另外,现在的购房需求逐渐拉开层次,购房者对于项目本身的关注已经有分散的趋势。消费者对周边配套设施有了更高要求,对开放商的操盘能力有更大要求,开发商要考虑地产与其他产业的有机融合和嫁接能力。
众筹模式现在整个社会范围都比较热,很多行业都在考虑因地制宜的嫁接创新。在国家宏观政策鼓励创新的引导下,众筹模式将会迎来大的发展空间,但国家层面的法律法规需要及时跟进,给予必要的监管和扶持。
在目前的经济信号下预测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还有些许把握,但很难预测地产走势,这是不断的多方利益博弈的结果,因此很难说。
首创也在积极探索金融创新手段,正在整合旗下各金融平台,将会打造与陆金所呼应的首金所。而北京作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坐拥世界级金融机构总部资源,有信心做得更好。
冯俊(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今年房地产市场略逊于去年的原因,归因于购房需求后劲不足,而存量消化也需要时间。中房协的行业数据预计今年开复工的面积是全年销售面积的5倍,去库存是今年的主题,这已经成为业内的共识。
国家重磅出台托市政策,但房地产不景气的态势不会在短期改变,去库存的压力很大,有几个城市的矛盾很突出,如西安,沈阳,长沙等,对于房地产基金,要在项目的选择问题上谨慎。
纪志宏(中国人民银行司长)
中国人民银行作为重要的金融监管部门,行使着市场掌舵,预判和调节金融行为的作用。本次金融政策的调整总体来说对地产行业是利好,但与股市火爆撞期,大量资金入市,可能会影响政策的宏观调控效果。资金进入股市也是对实体经济的支持,表现在一级市场的调节作用。
在国家对金融市场整个基本面监管宽松的背景下,对于现在火热的众筹模式,人行已经有所行动了,专门成立监管P2P的部门。另外证监会也在及时行使监管监督职责,相关的法律法规已经在起草中。
经济规律有周期,但在政府与市场双重角力的作用下,多头利益博弈,经济环境复杂。
张承惠(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
现在提“新常态”已经变成一种常态,中国经济进入中高速增长模式,房地产业发展态势从黄金十年过渡到白银时期,开发投资增速持续放缓。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国家宏观调控也是以“稳”为着眼点,照顾城乡差异,更关注民生保障和长效机制的顶层设计。
中国幅员辽阔,但由于土地的多种属性,导致土地改革政策的推行不顺利。中国农民乡土宗族情节浓厚,法律意识不健全,这也是导致经营权可流动,抵押难以落实的一个难点。
彭和平(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基金会原秘书长)
我想强调下制度的重要性,制度是一个组织的顶层设计。制度完善与否将会决定这个组织的发展速度和最终走向,企业的基业常青是赢在制度上。不管是大到国家层面还是小到几个人的组织,制度保证权责利分明,保障每个人在每个岗位上公平公正,遵守游戏规则,追求稳定的预期目标。
陈文(中伦文德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 中国十佳律师)
制度是一个组织的基础,我很赞同彭教授的观点。制度怎么定很重要,由谁来制定更加重要,这是公平公正的前提,要涵盖到各方的需求和利益。
有专家提到众筹模式,国家金融监管层已经在配套相关法律规章了,我认为很有必要。众筹目前是游走在法律的灰色地带,要想走得长远,健康发展,还要依赖国家设计规章制度,为众筹保驾护航。
[后记]值此市场调整和行业创新成为风口之际,此次闭门会达成共识:房地产行业结构性机会仍然存在,行业重构机会将会成为冰山一角,引导利益链沉淀分化。
在宏观经济增速放缓,行业洗牌动作加剧的背景下,鼎信长城将继续深耕金融地产垂直领域,秉承“专业眼光发现专业价值”的理念,坚持四优选择原则,把握市场核心价值,敏锐捕捉地产业契机,为投资人持续创造价值,助力开发商稳健成长。
(以上文字未经专家本人亲自复核)
积极拿地与推进员工跟投 金地3月销售40.5亿元
2015-04-10 20:23
泰禾2014净利同比增长7.6% 拟设香港公司建境外平台
2015-04-10 19:50
外来房企火拼南京三幅宅地 高价拿地成主流
2015-04-10 16:01
万达院线去年收入53.39亿 今年将加强互联网营销
2015-04-09 23:54
“来福士”前景 凯德四大综合体能否抵御购物中心黄昏?
2015-04-09 23:50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
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
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22375222 或来函ed#guandian.com.cn(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