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策城:如何构建商业地产的物流网络
来源: [ 观点网 ] 时间: 14-11-25 09:53
评论
舒策城:各位领导、行业的专家,地产的同仁、传媒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我是五洲国际的舒策城,我们去年在香港主板上市,我们是纯做商业地产、商贸物流的,我们在中国还是相对与众不同的。我们做两个,一个是商贸物流,一个是城镇综合体,在中国很多都做的城市综合体,而我们是在中国很多城镇里面做了一些城镇的购物中心,这一块的空间还是蛮大的,目前已经做了几十个,我们觉得这一块在中国的市场还是蛮大的,因为我们分析,中国接下去的消费增长在城镇里面应该是更快的。
针对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我做一些分享,今天我想谈一下如何建构商业地产的物流网络。作为中国房地产行业的聚焦点,商业地产发展迅速有目共睹,在商业房地产的引领下,中国商贸物流的发展也热情洋溢,五洲在这个行业摸索了10年,物流产业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领域对国民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撑和服务作用,物流行业覆盖了交通运输、仓储、配送等产业群体,面临着一个全面发展、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
近年来,物流行业受到政府高度重视,具有足够的政府利好政策,其未来发展机遇良好,从商务部流通司第三季度的中国商贸物流行业报告来看,今年前三季度商贸物流发展态势平稳,商贸物流重点领域升级调整凸显出商贸物流市场的结构优化,冷链物流快速发展,细分市场活跃,铁路快运优化城市配送生态。据世界贸易组织统计,2013年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货物贸易大国,2013年我国货物进出口量是4.16万亿美金,其中出口2.2万亿美元,进口0.9万亿美元,这是100多年来发展中国家首次成为世界货物贸易冠军,也是中国成为第二大经济体、最大外汇储备国之后的突破。
中国商贸物流的发展需要新的增长和趋势,今年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是非常重要的战略区域部署,这不仅可以借此打开陆上和欧洲的通道,使中国绕过南边马六甲海峡的瓶颈,另一方面打通丝绸之路经济带,也可以开发西部地区,促进沿途区域的产业发展。APEC和G20推动的亚太自由贸易区也是未来主动增长的区域。商贸之路变成经济带需要物流的鼎立支持,商贸和物流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
当前中国经济正乘风破浪,展开新的浪潮,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或许是唯一的出路,但在商业地产行业,我认为先升级后转型可能更好,我们必须从大势中求变。今年9月阿里巴巴在美国成功上市,就在我昨天来广州的路上,查了一下阿里巴巴的股价是112美元,总市值超过2800亿美元。传统的商贸物流在这一点上是不可相比的,其实淘宝这么厉害,它是无数个商家在做的,商家真正赚到钱的还是不多的。融合信息化、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社交网络和电子商务时代,阿里巴巴创造了这个奇迹,新技术、新模式、新经济不断创新,这是无法忽略的商业潮流,这既是机遇,也是商业地产大寒冷的时代,做商业地产永远是发现新大陆,开辟新天地,这也是我们在不断探索和追求的。五洲国际作为一家商业地产开发和运营商,更确切地说是一家商贸物流园开发和运营商,我们探索了十多年,今年战略部署打造一个集商贸中心、仓储中心、公路港中心、配送中心和商品结算中心等一体的商贸物流整合平台,如果我们这个整合起来,加上我们的城镇综合体,加上我们的电商配合,应该是一个真正的线下的淘宝,这样组合起来是一个真正的O2O。
在物流方面,我们将依托各项目具有的交通优势,以培养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和提高综合配套能力为核心,引导传统的单一物流功能向物流产业链深度和广度延伸,大力发展物流金融服务,物流地产服务、物流信息服务、物流科技服务,建设物流信息中心和结算交易中心,以提升区域的物流服务水平为目的,打造一个物流大循环系统。在具体的模块规划方面,我们以分产业为基础,规划建设三位一体的智慧大物流平台,物流网络技术中心重点引进物联网技术和应用电子信息技术覆盖区域配送的运营中心,快递集散中心重点引进国际、国内领先快递物流企业和区域集散交换中心,公路港物流信息中心、全国分销中心及区域级货物中心、区域结算中心、区域配送中心、展示交易中心。正是商贸物流融合,造就了今天的成功,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商业的未来需要沉淀和积累。在商业这一块,这几年已经比较饱和了,在商业地产这一块很多是重开发、轻培育的,也就是说在商业地产这一块,生小孩的比较多,养小孩的不多,这一块应该要调整,在这个时代,在商业地产方面,应该不是生小孩的时代,而是养小孩的时代。商业地产应该是招商、运营更重要,满足商家的需求,才有开发的需求。同时,中国商业地产的物流规模还有很长时间的道路需要摸索,无论在怎样的时代和商业环境下,我们要用未来的思维做今天的事情,乔布斯用解决的精神、创新的方式成就了苹果的商业帝国,马云用他的超前的思维、整合的方式做了今天的阿里巴巴。同样,在商业地产业的企业家、创业者们,我们如何认真思考现在乃至未来消费者的真正需求,从而创造、培养、满足他们的需求,在这样一个共有的时代,需要在座的政府领导、行业专家、业界同仁和媒体共同努力。
我就分享到这里,谢谢大家,谢谢观点。
广州总价“地王”底价成交 越秀地产豪掷64亿夺地
2014-11-24 23:30
盛智文:兰桂坊有一种独特的魔法
2014-11-24 19:51
冯星航:华南城的生态圈
2014-11-24 18:36
领袖访谈:舒策城温州故事
2014-11-24 18:16
前海时代平价入市 深圳前海房价或达6万
2014-11-24 18:03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
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
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22375222 或来函ed#guandian.com.cn(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