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实控股51亿整合上实发展打造融资双平台
作者: 邓敏华     时间: 2010-08-18 00:47:23    来源: [ 观点网 ]

在交易完成后,上实控股将持有内地以及香港两个上市平台。可以充分发挥融资的优势,为其房地产业务发展提供资金。

  观点网 邓敏华:从7月初便开始筹划的上实系地产重组方案终于浮出水面。8月16日晚,上实控股以及上实发展同时发布公告,经过大股东上实集团的商议,上实控股将以现金51.3亿人民币的代价收购母公司持有的上实发展的全部股权,占上实发展的已发行股本的63.65%。

  融资双平台

  这是继上实控股收购中新地产以后,又一个大手笔的收购,据悉,上实发展与上实控股均为上实系旗下从事房地产业务的平台。作为两家独立运营的企业,两者一直存在着同业竞争。

  上实控股指出,收购事项还需要获得上实发展以及公司的股东大会的批准。收购的价格为每股7.44元人民币每股,按照股权转让协议签署日前30个交易日的均值的90%计算。

  上实控股认为,本次收购抓住了目前房地产股价低迷的时机,本次收购的成本较低。

  按照戴德梁行的评估,截止到6月30日,上实发展持有的物业的市场价值为27.4以人民币,据悉上实发展项目分布在上海、上海、重庆、青岛、湖州、泉州、大理等地。资产包括了住宅以及酒店商场等投资性物业。

  截止到6月30日,上实发展的土地储备大约为490万平方米。交易完成后上实控股土地储备将由1700万平方米上升到2200万平方米。

  上实控股表示,公司在完成中新地产股权之后,再进一步寻求扩展的机会,向母公司收购在A股上市的上实发展控制权,使得集团迅速扩大投资规模,扩大盈利的基础。同时减少母公司的同业竞争的现象。

  特别是此前最具有争议性的崇明岛的土地,将优先通过上实发展从事该项目的开发,而上实控股将间接持有该项目的土地所有权。

  而在交易完成后,上实控股将持有内地以及香港两个上市平台。可以充分发挥融资的优势,为其房地产业务发展提供资金。

  收购前后

  在2007年以前,上实发展还是作为上实集团唯一的地产平台,其从上实集团获得位于青岛啤酒城、上海朱家角等项目,然而自成立之初,上实发展业绩增长缓慢,此前大股东注入的项目,一直不能转化为业绩。

  业内猜测,上实发展的表现并没有令大股东上实集团的满意。在2009年,上实发展的业绩甚至出现了倒退的迹象,2009年,上实发展实现营业收入22.7亿元,同比去年增长13%,实现净利润2.44亿元,同比下降了40%。

  早前上海城开总裁倪建达在接受观点新媒体采访时指出,目前上实控股还没有能力收购上实发展,但事实上,彼时上实发展的地位已经岌岌可危,在大股东上实集团的支持下,上实控股吞并上实发展终于成行。

  通过一连串的资产剥离和收购,上实控股一举挤进了土储超过2000万平米的全国一线开发商之列。

  2007年,在上实集团的授意下,主业为医药的上实控股向徐汇区国资委收购了上海城开的40%的股权,此举标志着上实集团的另一个地产平台的诞生。

  在收购了上海城开以后,上实控股开始逐步剥离其原来的主业---医药以及乳业,转身为一家房地产企业。

  在今年7月份,上实控股以27亿港元的价格通过收购中新地产的股权,使得土地储备增加到上实控股的土地储备将从420万平方米增加2.7倍到1580万平方米。

  而在本次收购完成后,上实控股持有土地储备将达到2128万平方米,一跃成为国内房地产行业前十名的企业。

24小时热点>>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22375222 或来函ed#guandian.info(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