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网 周静怡 “投标的企业为北京市的GDP创造了巨大贡献。”有开发商如是戏言8月2日北京CBD核心区12宗商业金融用地的招标场面。
据了解,现场开发商的玩笑话起源是这12幅进行招标的地块共接收了280余个招标方案,招标方案的费用估计有1.5亿,能不能中标尚且不说,在投标第一阶段,61家参与竞标的企业便贡献了将近2亿元的招标前期费用。
此次出让的CBD核心区12块地,包括此前未成功入市的中服地块,其被拆分成4块,单独出让。其他8块土地均为CBD区域内尚未拆迁的地块。
在上一次挂牌出让前期饱受内定质疑中服地块被拆分为四块通过竞标出让的方式,或许能避免那拍不出的“魔咒”,而且其总规划建筑面积也由32.7万平米增加到58万平方米,新增25.3万平方米。
有意思的是,此番招标不仅没有设定严格的竞买条件,而且放宽至境外企业也可参加投标。
年初的时候,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大呼中服地块竞买不公平、难避内定嫌疑,此番终于有机会大展身手。
据了解,SOHO中国投标了全部12宗地块,按照潘石屹的说法,此次投标的本质是争夺一张“入场券”,如果12块地的整体方案获得了通过,接下来才有可能参与单独地块的竞标。
然则用心良苦的不仅仅是SOHO中国一家,随着竞标条件的放宽,知名的不知名的、联合的单独的、国内的国外的……各企业都揪着这12块CBD核心区的宝地不放,不仅仅是房地产企业,就连宝马、三星等企业也纷纷加入竞标阵容,更不用说包括万通、万达、远洋、富力、首创、中信、和黄、九龙仓等。
或许更多人关注的将是,这样一块地王被拆分成四块以招标方式出让,结果是否将会比挂牌出让出现更多的意外。
有关负责人介绍,只有参与第一阶段的投标,才有资格继续进入第二阶段。第一阶段对竞标企业几乎没有限制,而进入第二阶段后会对各个企业的开发资质等进行综合评标,而评标细则也将有别于普通地块,进行单独设定,将根据各地块的产业鼓励政策,进行相应的门槛设定。而第一阶段为规划设计方案投报,占综合评标得分的20%,预计本月内会出该阶段的评标结果。
这是否意味着该次出让的地块会避免价高者得的必然结果?目前这并非是盖棺定论的事情。
尽管招标卖地可以通过综合因素衡量企业是否适合地块的开发,但高价者的资金实力,往往更让政府感到将地块交到对方手上的可靠性更高。
如稍早时候顺义区马坡东侧(地块一)居住项目的招标出让,央企中铁置业如愿获得了该项目。相较中铁置业13亿元的投标价,对手的投标价显然没那么有吸引力。
事实上,尽管价格已经不再是该12幅地块唯一的决定因素,但显然不乏支持价高者得的观点。
北京万科营销总监肖劲就曾指出,CBD的地应该一块地卖得比一块地高才对,因为最好的地块,土地卖得越贵,政府收益就越大,政府则可以拿出更多钱投资基础设施、改善民生、投资限价房,从而使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任志强也曾经说过:“为什么非要黄金卖一个白菜价格?”,他说,像中服地块这样核心地段的土地,就应该拿出来拍卖,价格举得越高越好。
不知道这次总算是心血没白流潘石屹会作何感想,尽管投标全部地块“一个都不能少”,但潘石屹依旧坦言SOHO中国夺标的可能性很小。
幸好的是,任志强还是在微博上对潘石屹说“预祝你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