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16日,中国具领导地位的综合房地产开发商之一-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碧桂园”或“集团”,股份代号:2007)今日欣然宣布为其5.5亿美元按票据本金额99.408%发行,于2017年到期的优先票据(“票据”)定价。
与此同时,关于2010年4月7日宣布的集团邀请接纳收购其未赎回本金总额为人民币43.14亿元的可换股债券(于2013年到期),集团已成功收到约人民币7.81亿元可换股债券的邀请接纳。
优先票据获投资者大幅超额认购
据悉,碧桂园此次票据发行获得海外投资者的热烈追捧,且大幅超额认购。
碧桂园有关负责人表示,集团拟将票据净所得款中的约1.275亿美元用于支付根据邀请接纳中接受回购的可换股债券,余款将保留在集团的境外银行账户,用于在回售权到期日(即2011年2月22日)赎回届时行使回售权的可换股债券。此后任何所得款余额将用于现有或未来项目(包括建筑成本及土地款),及一般企业用途。
碧桂园方面相信,邀请接纳及票据发行充分显示了集团提早和积极主动的债务管理。票据发行及邀请接纳将延长集团的平均债务期,亦有助于维持稳健的流动资金水平。集团相信,票据发行亦可进一步提高其国际资本市场地位,加强其于国际债务资本市场集资的能力,支持集团未来发展。
高盛(亚洲)有限责任公司及摩根大通证券有限公司为票据发行的联席账簿管理人兼联席经办人,以及邀请接纳经办人。
现金流充裕积极主动进行财务管理
对于碧桂园拟定发行的优先票据,国际评级机构穆迪和标普均作出积极评价。穆迪方面认为,碧桂园拟定发行的优先票据有助公司改善其短期流动资金状况。标普也认为,碧桂园邀请接纳回购其可换股债券,及同步发行优先票据的行动,为公司主动的债务管理行为。
碧桂园积极主动进行债务管理首先在于其良好的市场销售。数据显示,碧桂园2009年确认收入总额约175.9亿元,合同销售金额约232.0亿元,2010年1季度合同销售金额6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82%,旺盛的销售业绩为企业的现金流提供有力的支持。
目前,碧桂园的资金流动性充足。年报数据显示,碧桂园2009年底可动用现金高达64.29亿元。
碧桂园相关负责人表示,2009 年和 2010 年年初至今的销售合同表现强劲、现金充足。此次票据发行及邀请接纳进展顺利,有助于维持强健的财务结构,为公司未来发展提供更大空间。
多数投资者坚定看好碧桂园前景
碧桂园对集团2013年到期的的可换股债券的邀请接纳已于本月十四日结束,共收到约7.81亿元人民币的债券持有人对此次邀请接纳的同意。碧桂园有关负责人对此次邀请接纳的结果表示满意。
碧桂园相关负责人同时认为,大部分的可换股债券持有人选择继续持有,这也反映了可换股债券持有人对碧桂园的信用实力的信心。
实际上,碧桂园独特的社区发展模式已经受到海内外投资者的广泛关注和看好。最新由中国房产信息集团联合中国房地产测评中心共同发布《2010年中国房地产企业第一季度销售排行榜》显示,楼市重心已经全面向碧桂园一直重视的二、三线城市转移;在二三线城市具有先驱优势的碧桂园1季度销售面积跃居全国三甲。
穆迪指出,碧桂园跟其他国内房地产商不同的是,它在二三线城市这些尚未完全被挖掘的市场里提供的产品价格属可负担水平,也较少受当前调控措施的影响。碧桂园拥有逾60个的项目,区域性的多元化减低了若销售量大型波动带来的风险。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无论是土地储备、资金优势还是项目发展模式,碧桂园都在二、三线城市房地产竞争中具有相当的优势。受益于国家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政策,当前一线城市房价涨幅受抑,但二、三线城市房价却继续看涨。碧桂园多年来一直主打的二、三线城市的发展加快进入了收获期,完成2010年300亿元的合同销售目标压力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