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观点论坛中国行_2009年度论坛 - 不确定经济走势下的房地产
外资投行的中国情结

  在亚洲,和过去10年一样,很多银行家最挂念的将是中国。

  随着年底临近,投资银行家脑子里想的往往是奖金和排行榜排名。但在亚洲,和过去10年一样,很多银行家最挂念的将是中国。

  在香港拥有团队、或在中国大陆设有分支机构的银行家们,已经在从中国企业从汽车到自然资源等各种收购交易中获取诱人的服务费。

  但中国境内更大的业务是承销和交易人民币股票和债券,另外还有那些只允许中资至少占三分之一的公司从事的业务。

  在国内A股上市的首次公开募股(IPO)可能耗时数月。服务费也可能很微薄,只占交易额的1%到2%,相比之下,香港市场的IPO服务费在2.5%到3.5%之间。

  但在中国要看总量。安永会计师事务所(Ernst & Young)预计,上海明年的融资规模势将超过今年坐头把交椅的香港,潜在交易额最高将达到人民币3800亿元(合557亿美元)。今年世界上第二大 IPO就发生在上海。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China Stat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rp.)通过IPO融资501亿元,合73.4亿美元,仅次于巴西银行Banco Santander Brasil SA.75.2亿美元的IPO融资规模。

  这还不包括外资公司明年被允许在上海上市的可能性。

  美国银行-美林(Bank of America Merrill Lynch)、花旗集团(Citigroup Inc.)、野村控股(Nomura Holdings Inc.)、汇丰控股(HSBC Holdings PLC)、麦格理集团(Macquarie Group)和摩根大通(J.P. Morgan Chase & Co.),都在寻求获得在中国的本土资质,亦即经过中国政府允许,从事以人民币计价的IPO和新债发行。

  已经获准的几家公司有: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它在历史最久的此类合资公司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China International Capital Corp.,简称中金公司)中持股34%;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 Group Inc.)于2004年与中国合作伙伴、投资家方风雷设立了高盛高华证券有限责任公司(Goldman Sachs Gaohua Securities Co.);里昂证券(CLSA Asia-Pacific Markets),这是法国农业信贷银行(Credit Agricole SA)的区域性经纪机构;瑞银集团(UBS AG);还有去年才进来的瑞士信贷集团(Credit Suisse Group AG)和德意志银行 (Deutsche Bank AG)。

  与中资合作伙伴设立的合资公司并非总是一帆风顺。

  法国巴黎银行(BNP Paribas SA)与长江证券(Changjiang Securities)组建的合资公司维持了五年,但双方在战略上出现分歧,于两年前分手。

  摩根士丹利正在谋求出售它在中金公司34%的股权,希望在中国大陆成立一家新的、可以有更多控制权的公司。

  只有高盛和瑞银这两家外国银行拥有日常管理上的控制权。除了瑞银、中金和里昂证券成立六年的合资公司以外,其他合资公司很少有渠道进入二级市场交易中资股票。

  在中国获得全面的本土资质可不容易。A股IPO只能由“保荐代表人”进行,而保荐代表人资格考试之难是出了名的,只有少数银行家通过了考试。合资公司在成立后,必须等上五年,才能申请在二级市场从事经纪业务的执照。

  监管层一直在设置新的路障。2006年9月,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出台规定,要求两年内禁止组建新的中外合资公司。去年它又下达了为期九个月的IPO禁令,直到今年6月份才解除。

  受此影响,外资公司落后于中资同行。中国前五大A股IPO及增发承销商都是大陆公司。

  中金公司一马当先,今年承销股票发行95亿美元,排在后面的中信证券(Citic Securities)占有16%的市场份额,平安证券(Ping An Securities Co.)有6.1%的市场份额。

  瑞银今年排名第六,市场份额为3.8%,业务量为11亿美元;高盛排第10;刚加入这支队伍的德意志银行排第36。中资证券公司拥有面对散户投资者的渠道,加之它们遍布全国的几百家经纪机构,使它们拥有更多优势。

  外资银行并没有放弃。很多银行都在为中国的监管部门提供培训和技术。高盛的一位银行家说,证监会是我们在中国的第一大客户。

  另一家立志进入中国的银行说,如果你不进入中国,如果你不是世界增长最快的市场在21世纪初的融资机制的一部分,那么你就在坐失最大的机会。

相关文章

·《十月围城》与《三枪》 09/12/30

·拆迁经济学:地方政府、开发商与被拆迁人 09/12/30

·土地制度造成拆迁困局 09/12/30

·第六届中国西安房地产网络人气榜揭晓 09/12/30

·时尚的米兰 09/12/30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