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观点论坛中国行_2009年度论坛 - 不确定经济走势下的房地产
《财经》总编辑王波明致读者信

  摆在我面前最紧迫的课题是如何重建和发扬《财经》杂志一贯坚持和倡导的新闻理念──独立、独家、独到。但真正传承这个理念实际并不容易。

  当了近12年的总编辑,从来没写过社评,现在人去楼空,只好提起沉重的笔。回想起20多年前在美国留学时,也曾当过编辑和记者,也曾因“无冕之王”的称号激动,也曾为社会正义和新闻真实而追求;也为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而振奋。至今,这些经历我难以忘怀,这些信念我从未改变。

  泛利大厦19层,300个工位,可以算得国内最具现代气息的新闻编辑部,此时已经是空空荡荡。在过去不到一周时间里紧急入职的编辑记者只能充满一个小角落,不到20人的队伍要完成过去近200人的工作,他们正努力把这一期杂志完整地交给您──我们最尊敬的读者手中。此时此刻,置身这些辛勤工作的同事中间,我十分清楚,这一期的杂志不足以令你们满意。

  一夜之间离开的是经过近12年成长起来的编辑团队,这个团队成就了自己在同业中的领先地位,也成就了《财经》杂志的优秀品牌。这个团队中的代表人物胡舒立女士,也因她鲜明的个性和执着的理想赢得了读者和公众的掌声。和这样一位多年的合作者分手,我深感遗憾。

  近两周来,我更多地是在反思──是什么原因让这样一本在中国有着特殊地位的杂志面对如此严峻的挑战?此刻,我仍不能确认是否找到了真正的答案。但有一个认识却十分清晰,那就是──我和作为杂志主办者“联办”肩上的责任不但丝毫没有减轻,反而愈发沉重。

  20年前,在一批改革先驱者的支持下,“联办”由一群对中国的改革抱有美好憧憬的年轻人创办。20年来,我们从改革中来、在改革中成长并自觉地追随着改革的进程。从最初推动资本市场建立、参与创办上海、深圳两个交易所,到推动中国投融资体制改革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我们深切感受着这个国家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这是30年改革开放进程的一部分,也是共和国60年转型进程的一部分;未来30年的经济制度变迁以及伴随而来的社会变革都不允许我们卸下对社会的这份责任。

  摆在我面前最紧迫的课题是如何重建和发扬《财经》杂志一贯坚持和倡导的新闻理念──独立、独家、独到。但真正传承这个理念实际并不容易。

  要实现这种传承,我们必须遵循“厚德载物,和而不同”的精神,接纳五湖四海的精英,建构民主讨论的平台。我非常希望看到更多的老同事和许多新同事相聚的场面,大家共同传承和发扬《财经》杂志的理念。

  这个理念源于新闻人的责任和使命,那就是“公众有权知道”。我们捍卫公众的这份权利,我们更要服务于公众的这份权利。因此,坚持这本杂志编辑权的独立是完成这项使命的基础。我们不但要自觉地回避被商业利益影响和侵蚀,更要抵制施加于我们身上的不当管制。作为个体,我们身怀七情六欲,作为“公器”,我们也清楚自己要付出的代价。

  不论这些代价是些什么,惟有一点是我们绝对不会用来交换的,那就是您──读者的利益和诉求。扪心自问,我们知道您给予这本杂志的不止于信任,远甚于喜欢。我们十分清楚这本杂志是属于您的,也属于您所代表的社会正义和良知。为此,我们应该也能够做到的,就是保有一颗谦卑的心,倾听你们的声音,在充分了解你们的愿望和需要后,坚持提供独立的观察、独家的报道和独到的见解。

  《财经》杂志的专栏作者北岛,在他30多年前最著名的诗句中写道,“新的转机和闪闪星斗/正在缀满没有遮拦的天空/那是五千年的象形文字/那是未来人们凝视的眼睛。”这句话正表达了我此时的心情。一个更加开放、多元化的平台已经向更多的年轻人敞开。

  在我心中,《财经》不只属于创办者和运营者,甚至不只属于你们──我们最尊敬的读者,《财经》更属于你们所代表的社会正义和良知,《财经》属于更加改革和开放的中国。

相关文章

·利定昌辞世 铜锣湾地主传奇 09/10/23

·百亿增发背后的万科策略与调整 09/10/16

·传万科近期将启动大规模增发 09/10/15

·王波明:已有30多家房企排队等候A股上市 09/10/15

·《财经》经营团队高层集体辞职 前景未卜 09/10/13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