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博鳌房地产论坛_复苏与改变中的房地产新未来
钓鱼,你会上钩吗?

  最近网络上最残酷的话题莫过于“钓鱼”了——上海某白领好心载客却上了“钓钩”的当,被交通执法大队以非法运营之名扣车罚款,怒誓将官司打到底;另一位“被钓”孙姓司机亦不服判罚,自断手指以表清白。

  这让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寒心——我们会不会成为待钓的鱼?下一个上钩的会是谁?于是,有私家车主在车窗上贴出纸条:“本车拒载一切钓鱼搭载求助:溺水、中风、临产……尤其是胃疼的!”看来“钓鱼”事件已经教会我们,若不能兼济天下,至少要明哲保身。

  不由想到一本畅销商战小说《圈子圈套》,书中描绘了充满陷阱的职场和步步为营的职场人,每个人似乎都是诱饵,又随时可能成为上钩的鱼,游走在诱惑与提防之间,最后能成功的,无疑是最会保护自己的人。

  如何保护自己?这似乎是一个入门级的问题,可谁又敢自称个中高手?浙江媒体曾报道过一起录音笔事件,某贸易公司职员私下抱怨女主管对下属要求过于严苛,并戏称其为“老巫婆”,不料竟被同事偷偷录音打小报告,惹得女主管大动肝火。不知何时起,录音笔俨然成了职场倾轧、自保的秘密武器,你可以不用录音笔,但你不能保证别人不用它。

  很多资深职场人深谙处世之道,在不触及个人隐私和职场利益的情况下,和同事的关系鱼水一家,什么段子都愿意拿出来聊,可一旦你有意探个虚实,他便不动声色地用玩笑话挡回去——想从他们口中轻易套出秘密,那难度可不亚于姜太公钓鱼。

  “钓鱼”事件还让我想到,如果你的同事需要帮助,你会怎么做?比如上司交代你们二人加班完成某任务,你的那部分工作率先完成了,而你的搭档却因故拖了后腿,你会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去帮他,还是冷眼看他的笑话?又比如你的同事装病托你圆谎,你会帮忙遮掩?还是如实相告?

  有人说,那要看他值不值得帮,帮了他对自己有没有好处,然后再决定帮不帮。这是非常功利的处世哲学,却也是“钓鱼”理论的精髓所在。如果“钓鱼”这种行为被整个社会默许甚至认可了,那当我们在危难之际遇不到肯帮自己一把的人,只能怪自己点背饵轻,切勿怪别人不肯上钩。

  所谓同事,即为同一间公司做事的人,而非为同一个目标共事的人。在实现个人目标的路上,我们可以互相扶持,也可以互相利用,这就是职场的残酷所在。在残酷的现实中,面对你身边的同事,你该微笑?还是冷漠?

相关文章

·“钓鱼执法”道歉是丢卒保车的权术策略 09/10/28

·上海钓鱼事件的反思 09/10/27

·上海世博会芬兰馆一个冰与火的神话 09/10/25

·上海钓鱼执法黑幕:"钓头"最高月入2万 09/10/22

·艾罗·帕罗海墨:5年后,中国将出现世界第一座生态城 09/10/21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