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一次去大阪时,我站在著名的道顿堀街上,这里离松竹座歌舞伎剧场不远。在这样一个将禅的静寂带给(西方)世界的国度,道顿堀简直就是一个活生生的噪音丰碑。不同层次的声音争夺着有限的波段:来自最新日本流行乐的高音调颤声;大喇叭恳请大家不要错过女式连裤袜的打折销售,要赶快抢购(喇叭的声音已经失真);不同商店的音乐相互竞争着,宣传着自己的商品:蛋糕、CD光盘、章鱼小丸子;还有从松竹座那里传来的招牌式歌舞伎声音——急促的木屐声。
很多人聚在格力高人像(Glico)附近,格力高人像是一个巨型霓虹运动员像,从上世纪20年代起就成为了格力高糖果的象征,并且现已成为大阪的一个地标。附近的戎桥正在重建,此前,几千人用跳入黑色运河的这种方式来庆祝大阪人钟爱的阪神虎棒球队赢得胜利,结果一人淹死。
尽管赢得胜利,阪神虎队还是遭受了所谓的“上校之诅咒”,这一切都是从1985年开始的,当时,一群兴高采烈的球迷将附近一家肯德基(KFC)的上校塑像扔到了运河深处。在经历了多次清淤之后,上校依然不见踪影,这着实体现了大阪运河淤泥的深度。
拉面店里的老鼠
在我坐火车回东京之前,我在一家拉面店停了一下,这是一个露天摊位,只有几张很小的桌子放在抬高的塌塌米上。我花650日元从销售机中买了一张猪肉拉面票,交给服务生,他将浓汤倒在了一个塑料碗中。在我给自己到了点水,拿了一碟韩国泡菜后——韩餐在大阪的影响力非常之强——我脱下鞋跪到了塌塌米上的小桌前,开始吃饭。不久,邻桌的一个人递过一听啤酒,请我喝。在大阪,这种很自然的大方举动简直随处可见。
但是,对我而言,经典的大阪时刻是在那之后不久,一只小老鼠冒了出来,迅速地顺着塌塌米台和厨房操作台中间的沟槽跑了过去。我从没在一家东京餐厅里见到过老鼠,因此只能臆测这种情形可能带来的恐慌。
在这儿,人们只是好奇的看着,就像看着一只可爱的小狗。然后,他们继续着自己的要务——吃饭。因为我那碗汤面的味道很不错,所以我也就入乡随俗了。我走的时候检查了一下自己的鞋,以防万一,不过老鼠已经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