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万科的规模优势一直没有发挥出来,就此,万科在8月召开装修房供应商大会,将供应商从100多个削减到24个。
观点新媒体 林向:2004年春天,深圳银海山庄,万科正在召开十年发展规划畅想会。此次务虚会讨论的议题是:万科十年之内做什么,会做成什么?一个年轻的副总提出:十年之后万科会做到1000亿元的规模。王石跳了起来:“年轻人要沉住气!不要被顺驰弄乱了阵脚。”
但财务经理出身的郁亮用一串数字让王石坐回了座位:如果从2004年开始,万科保持30%的复合增长率,那么到2014年,万科的收入将达到1093亿元。于是,1000亿这个数字被写入万科的10年规划。
同样的,过去20年间,对业绩增长的进取追求让曾经的深交所老八股之一的万科一步步发展壮大。也正是因此,在内地资本市场上,万科一直是QFII、基金等机构投资者的重仓股。
一个例子是,极为赏识王石的刘元生对万科一次偶然的投资获得了高额的回报。1988年,万科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一家原本承诺认购的外商临阵变卦。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刘元生“友情”认购360万股,1991年万科上市后刘元生一路持有,前后一共投资了400余万港元。此后19年随着万科不断转增送配,刘元生已拥有82529697股,占全部股份的1.2%,市值超过10亿元人民币。
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万科已经在规模第一的位置上呆了多年,其高增长能否持续下去?有分析认为,万科要保持继续增长,必须突破拿地、经营、成本控制、人才储备上的瓶颈。
去年万科经历了20多年来的第一次负增长,为了让万科人记住这一年,万科管理层主动提出放弃年终奖,尽管董事会认为这样不利于留住人才,但是万科管理层仍然坚持放弃年终奖。
万科的股权激励计划也保证万科管理层对万科投资者回报的关注。万科的股权激励计划有两个前提:首先是股本回报率必须达到12%,每股盈利每年增长10%以上。其次,第二年的股票均价比上年高才可以得到股权。郁亮曾解释:股票均价比上一年低,说明投资者套牢了,那凭什么我们可以欢乐过年呢?
万科一向不以项目的高额利润为优势,快速周转、相对较低的利润率一向是其经营的特色,但经历了去年市场调整的万科也开始对内寻找业绩和股东回报增长的空间。从降低管理费用到成本对标,万科开始力图通过降低运营成本来获得更多的股东回报。甚至有万科高管表示“以后500元的装修标准要做到750元装修标准的效果”。与此同时,今年通过集中采购,万科的规模优势开始得到体现。郁亮近期表示,此前万科的规模优势一直没有发挥出来,就此,万科在8月召开装修房供应商大会,将供应商从100多个削减到24个。郁亮甚至表示,“万科找到了做沃尔玛的感觉。”
近日,万科宣布将进行112亿的公开增发。对于这次增发,万科公司是如何考虑的?规模已经做到500亿的万科未来的发展方向是怎样的?还能否继续保持高增长?
因此,观点新媒体对万科进行了一次专访。在这次专访中,针对万科增发有圈钱之嫌的质疑,万科董秘谭华杰表示,作为一家上市公司,万科的核心目标就为股东创造价值,据wind数据显示,万科历年募集资金的总额为192亿元,分红总额为36亿元,从分红派现和募集资金的比例来看,万科在中国上市房地产公司中排名居前。对股东来说,历史分红只是回报的一部分,大多数情况下,甚至只是比较小的一部分,股东真正值得关注的是持有公司股票的资本利得。尽管近两年股价波动较大,但上市以来万科的股价上涨幅度在所有A股上市公司中仍然处于领先地位。
对于股权融资和万科持续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谭华杰也做了回应。谭华杰表示,房地产作为自由准入的行业,并不具备这种条件。另一方面,房地产是资本密集型的行业,筹集资本能力本身是一家房地产公司的重要竞争力之一。万科的每次融资都为公司的发展起到了非常良好的效果。从历史上看,融资确保了万科更好的度过市场调整,为万科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创造了条件,对于提高股东利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对于规模和股东回报之间的关系,谭华杰表示,股东回报一般以净资产收益率衡量,而在同样的资产规模下,销售额和利润额分别代表了周转效率和盈利能力,提高净资产收益率需要企业很好的平衡这两方面。
在经历了规模上两年的徘徊之后,万科已经做到了500亿的规模,一方面万科也许并不能向2004年-2007年这样保持规模上的迅猛增长,但是通过盈利能力的挖掘和规模优势的发挥,万科在其最为重视的股东回报方面仍然有希望达到投资者的期望。另外一方面,在规模已经如此之大之后,放弃单纯的规模增长,更有利于风险的控制和长远的发展。
·中国建筑披露首份中报 拟50亿增资中海 09/08/31
·观点一周评述:“831大限”5周年反思 09/08/31
·滨江集团拟增发融资25亿用于项目建设 09/08/30
·汤臣集团预计半年利润将大增 09/08/30
·恒隆陈启宗拟投资重庆拿地 09/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