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城:重组突围
在国资委最初规划的十五家可从事房地产业务的央企当中,华侨城的重组过程才是最为复杂的。尽管国资委多次督促华侨城进行重组,华侨城的重组计划也不断被提上台面,但最终都没有下文。
6月24日,深圳华侨城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又一次通过了华侨城控股的重组计划,华侨城控股将通过非公开发行73亿元股票向大股东华侨城集团购买相关资产。华侨城集团对华侨城控股的资产注入似乎开始进入实质性阶段。
按照此份重组计划,华侨城集团将把旗下十二家公司注入华侨城控股,此十二家公司包括地产及旅游地产业务、酒店业务及部分电力业务。而重组之后,华侨城控股将只拥有除康佳之外的全部华侨城集团旗下的相关业务。
华侨城控股在其《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暨关联交易报告书》当中一直强调的是,华侨城重组是在国资委推动下的央企重组,其主营业务将突出为房地产业务。而在重组完成之后,华侨城控股将成为国内最大的以旅游地产业务为主的房地产上市公司。
事实上,华侨城与大多数房地产开发公司不同,其一直强调的是华侨城的旅游地产业务,即在旅游开发基础上的房地产开发。但在多年的开发过程当中,无论是旅游地产还是旅游地产基础上的住宅业务开发均是华侨城集团及华侨城控股联合开发的。华侨城控股及华侨城集团在相关项目中分别占有股份。
而此次重组事实上是将部分华侨城集团的股权通过定向增发的方式转让给华侨城控股,最终达成华侨城控股成为华侨城集团旗下所有旅游项目及房地产项目的全资控股方。
有迹象显示华侨城的相关重组计划可能会被通过,这意味着,继中建股份之后,又一家房地产上市央企的重组工作完成。
“国进民退”?
目前为止,并非仅仅是华侨城在酝酿重组计划,中粮地产、招商地产的重组亦被提上台面。消息人士透露,国资委希望通过此一轮股票市场上涨的机会推动各大央企的房地产业务重组。而中建股份则被认为是其上市之前国资委重组有房地产业务的央企的经典之作。
此前有消息称,国资委有意将部分其他央企的房地产业务进行整合后注入其之前批准的15家可从事房地产业务的央企当中。但可从事房地产业务央企对其他央企的房地产业务整合存在多方面的困难。
市场普遍认为,重组的核心焦点在于,部分可从事房地产业务的央企的重组工作仍未完成,其房地产业务分散。有分析人士认为,该部分央企重组完成后可能会酌情考虑进行对其他央企的相关房地产业务的并购。但同时,从另一个层面而言,央企之间的地产业务整合同样要考虑资产的价值本身。
有分析人士则认为,央企在房地产行业一直以来较为分散,因此国资委考虑更具集中优势的房地产企业能够在市场当中占到足够的份额。但是房地产事实上是一个市场化程度相对较高的行业,即便是如中海、保利、招商和华侨城等央企,都已经形成了市场化生存的方式,国资委的思考模式未必适用当前的房地产行业。
“事实上,央企主导这个行业一直以来是一部分人的想法,但其实践需要考验。”有分析人士对观点新媒体表示。
·金科“小登科” 进京买地谋上位 09/06/29
·中化重组 方兴地产股权架构变动 09/06/29
·“国进民退”?央房企重组浪潮 09/06/28
·“地王”凶猛 09/06/28
·聚焦广渠门 万科意取奥运村乡地块? 09/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