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涛强调,经过共同努力,双方已就解决边界问题的政治指导原则达成协议。希望双方着眼大局、相向而行,本着和平友好、平等协商、互相尊重、互相谅解的精神,继续推动谈判进程,争取早日妥善解决,努力使边界问题不影响、不损害两国关系大局。在边界问题最终解决之前,双方应该共同维护边境地区和平安宁。
胡锦涛表示相信,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印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一定会发展得更好,我们也一定能以中印关系发展的成果造福两国人民。
辛格表示,在我担任总理的5年中,印中两国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两国关系不断加深,双方合作超出双边关系范畴,扩展到国际和全球性问题。印度政府将把印中关系置于最优先地位,致力于在过去取得进展的基础上推进双方各领域合作。中国在世界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我一直认为,中国不是竞争对手,全世界有足够空间让印中两国实现发展。双方既有发展双边关系的愿望,也有在国际和地区问题上开展合作的潜力。经贸关系是两国全面关系的重要支柱,不断加强经贸合作将为双边关系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两国军队交往稳定发展,有利于增强双方相互信任和了解。印中在全球贸易投资、气候变化、国际金融秩序等问题上有共同利益,应该就推动解决这些问题密切磋商和合作。在边界问题上,印度政府寻求公平合理、双方都接受的方案,边界问题解决之前应该确保边境地区和平安宁。印方承认西藏自治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的一部分,不会允许任何人在印度领土上从事反华政治活动。健康稳定的印中关系,符合两国的利益,也符合地区和世界的利益。印方将同中方携起手来,继续推进两国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令计划、王沪宁、戴秉国等参加会见。
中印边界问题概述
中印边界全长约2000公里,分为东、中、西三段。双方争议地区面积共约125,000平方公里,其中东段约90,000平方公里,中段约2,000平方公里,西段约33,000平方公里。
中印边界问题是历史遗留下来的。1914年,英国殖民主义者炮制了非法的“麦克马洪线”,中国历届中央政府都不予承认。1947年印度独立后,不仅继承了英国对中国部分领土的侵占,而且进一步侵占中国大片领土,于1953年扩展到“麦线”。 1954年,印按其侵占和无理主张单方面在地图上将中印“未定界”改画为“已定界”。1959年,印根据其改画过的地图线正式对中国新疆阿克赛钦地区提出领土要求。1960年4月,周恩来总理前往新德里与尼赫鲁总理举行会谈,由于印坚持无理立场,双方未达成协议。随后举行的两国官员会晤也无结果。1962 年10月,印在边境向中国发动全面武装进攻,企图用武力攫取领土,中国被迫进行自卫还击。此后,两国边境地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基本保持平静。
1987年2月,印在非法侵占“麦线”以南的中国领土上建立所谓“阿鲁纳恰尔邦”。中方多次严正声明,绝不承认非法的“麦线”和所谓的“阿邦”,并要求印撤回所有越线设点的军事人员。
1988年12月,印总理拉·甘地访华,双方表示在寻求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边界问题办法的同时,应积极发展其他方面的关系,努力创造有利于解决边界问题的气氛和条件。双方同意建立关于边界问题的副外长级联合工作小组。
迄今,两国副外长级边界问题联合工作小组已举行了15轮会谈。双方一致认为边界问题不应成为两国发展其他双边领域关系的障碍,而应通过和平谈判加以解决。1993年,两国政府签署了《关于在中印边境实际控制线地区保持和平与安宁的协定》,并成立了专家小组,讨论制定协定的实施办法并已取得一些积极进展。1995年11月,双方撤除了两军在边境东段旺东地区过于接近的哨所,使边境局势更趋稳定。1996年11月底江泽民主席访印期间,两国政府签署了《关于在中印边境实控线地区军事领域建立信任措施的协定》,这是中印在建立相互信任方面采取的重要举措。协定的签署和实施有助于进一步维护中印边境实控线地区的和平与安宁,为边界问题的最终解决创造良好的气氛。
2003年6月,印度总理瓦杰帕伊访华,双方重申愿通过平等协商,寻求公正合理以及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边界问题的方案, 在最终解决之前共同努力保持边境地区的和平与安宁,致力于继续执行为此目的签署的有关协定。双方同意各自任命特别代表,从两国关系大局的政治角度出发,探讨解决边界问题的框架。2003年10月、2004年1月、7月和11月,双方特别代表先后举行了四次会晤,就解决边界问题的指导原则进行了有益探讨。
·破产前夜的加利福尼亚 09/06/16
·【金砖四国峰会开幕】 胡锦涛主席会见辛格 印度增兵6万藏南 09/06/16
·加州,瘫痪之州 09/06/04
·三城演义 地产风云 09/05/07
·增城产业发展与房地产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 09/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