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博鳌房地产论坛_复苏与改变中的房地产新未来
中铝并购失败背后

  悍马的成与中铝的败,看似是一个纯经济命题,其实还有着很深的政治含义。

  最近有两个关于中国公司跨国并购新闻。一个是中国的民营企业四川腾中重工收购通用悍马将成,仅差中国政府批准;另一个是被称为史上最大跨国并购的中铝195亿美金并购力拓因为力拓的单方面毁约而功败垂成。悍马的成与中铝的败,看似是一个纯经济命题,其实还有着很深的政治含义。

  先从经济角度去分析。悍马为什么成?因为金融危机下,通用已经申请破产保护,急于出售旗下资产,筹集资金,度过难关。而且奥巴马宣布了美国新的汽车业排放和油耗标准,为美国小型汽车和轻型卡车制定出了清晰的“减排”和“省油”目标。

  应该说美国抛弃了悍马,其高耗油量不符合未来汽车发展趋势。而趁着悍马品牌还具有一定的价值,把死的资产出售换来现金解困,确实符合一般经济学常识。

  而中铝为什么败?刚开始中铝收购力拓,可以说是“趁火打劫”。在金融危机影响下,力拓公司资金链告急,不得以想出售股权来缓解资金紧张情况。而中铝的目的是为中国收购全球重要的铁矿石、铜矿和铝等资源。可以说中铝的这一步是为中国长远发展圈占全球资源的重要努力。

  但近一段时间,力拓公司经营环境已经有很大改善,6月4日,其英国股票市场成交价2720便士,较2008年2月份股价大涨了七成,也就是说力拓的财务压力一定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缓解;还有一点是,半路杀出了一个必和必拓,和力拓建立合资公司,共享力拓的关键资源;另外力拓的英国和澳大利亚投资者的激烈反对最终促使力拓董事会更加倾向于通过配股发行融资152亿美金缓解资金压力。以上三点也就注定了中铝收购的失败。

  经济的原因不难理解,因为力拓的董事会自然要致力于寻找对力拓投资人最有利的道路发展企业。所以配股发行和与竞争对手合作是比较合理的选择。但是从深层次的角度看,说句夸张的话,这是“帝国主义”概念的继续。引用“帝国主义”这个概念纯粹是为了叙述方便。

  比较一下中国的历次跨国收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我们收购生产型企业远远要比收购资源型企业容易。比如TCL对汤姆逊的收购,联想对IBM PC业务的收购,还有腾中重工对悍马的收购,出价虽然不低,但是并购过程还算顺利。

  相比之下,中石油中石化的历次海外并购,五矿入股OZ还有中铝入股力拓显然就要波折的多。什么原因呢,我们要回到西方发达国家的发迹史去看。熟悉历史课本的人都知道,我们很小就学过资本主义早期阶段,列强在全世界掠夺自然资源的同时,强迫殖民地国家成为其商品的倾销地。那时候西方国家是抬高制成品价格压低原料价格来活动利润,剪刀差流向生产企业。

  比如英国曾经是世界工厂,比如瑞士生产钟表这种高附加值产品。时过境迁,剪刀差已经从生产型企业流向了资源型企业。一方面是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渗透和政治讹诈,已经完全控制了全球的资源企业;一方面是发展中国家民族独立,因为成产成本的低廉的优势垄断了一些低端的制造业。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转变?

  是因为西方国家早就看到生产模式、管理模式即使再复杂也是可以被复制的,反而是自然资源是不可复制的。

  只有控制了全世界的自然资源才是王道,才能永远占据定价权,继而占据利润的制高点。

  说到底,西方国家绝对不会坐视曾经的“殖民地”国家人民获得和他们一样的地位的。地球就这么大,人那么多,总是有一部分人辛勤劳作却生活在恶劣的环境里,一部分人享受高福利和健康的生活。

  有时候我们似乎感觉到,所谓的“亚洲奇迹”和“中国奇迹”不过是我们用牺牲了人民的幸福生活换来的。亚洲人民沦为了西方国家的“打工仔”。而老牌的“帝国主义”国家还是那么几个,不管是政权更迭,金融危机,似乎并没有改变世界的权力格局。

  当年的“八国联军”今天似乎依然是最强大和发达的国家。力拓最终选择和主要的竞争对手达成合作协议,实际上是成立了一个矿产领域的垄断同盟。也许透过复杂的股权结构和国家主权的面纱,几个世纪以来,世界主要矿产资源的主人还是那几个被称为“蓝血贵族”的家族。

  中国收购世界资源型企业的思路是对的,但是我们要清晰的看到,我们想上演惊天大逆转,让我们的子孙成为世界真正的主宰,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

  同时,这一次并购失败,我们是不是还要反思中铝的大型国企身份。一定程度上,中铝的这次交易受到力拓英国和澳大利亚国内投资者的反对,是考虑到担心中国政府控制他们的核心资源。所以也可以说是英国和澳大利亚的国民担心中国这个“新帝国主义”侵占他们的战略资源。

  反过来想想,我们能不能拓展一下海外资源并购的渠道?我们有很多的有生命力的民企,我们可以不可以走蚂蚁战略,让千万计的民企也出去为中国收购资源性资产。也许遭到的阻碍要小得多。

  好了,最后也许需要略微纠正一下本文的左倾味道。我们千万不要因为收购失败,就失去了对市场经济的信心,又抬起民族主义的大旗。想想我们的商务部不是也刚拒绝了可口可乐对汇源的收购么。所以这个结果虽然让人恼火,但是也可以理解。

相关文章

·中铝并购失败背后 09/06/07

·86.8亿 华润置地完成80%年度目标 09/06/04

·悍马是一匹骏马还是蠢马 09/06/03

·盖特纳跟温总理谈了什么? 09/06/03

·美国人汽车梦的破灭 09/06/01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