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红星 买房年代 2009五一黄金周特刊隆重推出
专栏:重置成本降低与房价走势关系不大

  受经济基本面和房地产投资信心等的影响,在构成项目成本的各类费用中,土地费用下降幅度最大,其次是建筑安装费、配套设施费。在见诸媒体的新闻中,经常出现土地流拍、基本价成交等相关报道,给人的感觉是与前几年“地王”现象相比,土地费用确实下降了。但是下降没下降,下降了多少,是个别地块下降,还是普遍下降,至今没有权威的数据统计。根据中原地产中国研究院对北京、上海、杭州、广州、成都等全国主要的12个城市的调查,一季度土地拍卖市场比较冷清,流拍率高达25%,成交价格下跌幅度达到3成左右。但这些都不足以佐证土地费用到底下降了多少。首先,土地费用并不仅仅是指土地出让价格,还包括契税等获取土地的其它费用,而其它费用没有也不可能下降;第二,平均成交价格本身意义不大,土地的不动产属性决定了今年成交的土地和去年相比,地理位置、面积大小都存在较大差异,所以实际的跌幅可能并没有大家普遍感知的那么多。即使土地成交价格下跌幅度为20%,假定土地成交价占项目成本的比重为30%,则会对项目成本有上升6%的影响。随着钢材、水泥价格走低,建筑安装费、配套设施费等与工程相关的费用肯定也下降了。但如果了解房地产企业内部运营管理的话,就知道高价项目的工程费用也是随之下降的,因为开发商与工程承包商的合同计价原则是随着钢材、水泥等价格的波动而动态变动的,因此不存在现在的项目比此前的项目工程费用降低的可能性。还有一个不能忽视的重要事实是,尽管土地费用有一定幅度的下降,但是较高资产负债率和残酷的市场竞争却使得开发商的资金成本、营销费用等有上升的趋势。根据兰德咨询公司对几个房地产企业项目成本的监测分析,实际上升幅度至少3%。

  套用陈淮主任的说话方式,就是“请记住,构成项目成本的有八类、五十多项费用,目前下降的只有土地费用一项”。可见,所谓“重置成本已经下降”这一前提其实并不存在,至少现在还没有得到充分的事实验证。

  理由三,当初高价拿地的开发商决不会坐以待毙,自会采取“破题”之策。诚然,高价拿地的开发商正在为当初的疯狂而后悔,甚至不得不付出一定的代价,但是这个代价并不完全意味着就一定丧失了与重置成本更低的新项目的竞争力,或者冲抵了计划利润率,最大的可能性是减少了操作的灵活空间,通俗地说,就是“退路”少了。但是“退路”少了也决不意味着就没有退路,就只能坐以待毙。事实上,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企业采取“破题”之策了。兰德咨询公司在浙江宁波的一家客户,2008年初在江西某地级市高价获得了一块“地王”。受经济危机影响,原本计划9月份上市的母公司暂缓上市后,同时受其后的经济危机影响,在母公司的要求下,该公司以土地没有达到合同规定的出让条件为由毅然退掉了地块,也没有造成什么损失。还有一家河北唐山的客户,在以10.5亿元获得一块“地王”后,受市场竞争所迫,不得不对规划设计进行了全面创新和升级,以期与其它竞争楼盘拉开档次,最终竟然获得了超乎预期的成功。

  在韩国小说《商道》中讲述了这样一个道理:如果你被一群狼追到悬崖边上,你只能有两种选择,或者是拼死一搏,或者是跳下悬崖。生还希望最大的不是后头杀出一条血路,而是勇往直前地跳下去,因为跳下去的生还希望比后头的生还希望大得多。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在当今经济基本面还不太明朗的情况下,在房地产市场受多种因素复杂互动、对冲的影响下,任何对房价走势的预判都有可能有失偏颇。在房地产业,一个显著的市场特征是观点多而共识少。就拿过去的半年来说,先是争论市场是否已经出现“拐点”,再是争论政府是否应当“救市”,时下是对市场是否已经开始回暖而争论不休——所有争论的结果是没有结果。说句极端一点的话,只有三类人能够预见未来,一是无需对自己的言论承担任何责任的人,二是魔法界的巫师,他们能通过打开天目预见未来;三是常人中只有头脑不清的人才能看清未来。

  事实上,相对于中长期走势,对短期市场走势的判断,只能通过过后的“后视镜”才能看到,这也是大多数预言都不准的主要原因,同样也是任何数据图表都是表现过去的数据的主要原因。任何负责任的言论都不应该让别人产生误解或歧义,而应该积极、谨慎地帮助开发商寻求转型之道和应对之策。至少,从见诸媒体的言论中,大家达成了两个难得的共识。一是本次危机,绝不是已有系统的崩溃和修复,而是新系统的更新和升级,它宣告了一个时代——以美欧主导的经济秩序——结束了,一个离不开中国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终于到来了。二是房地产市场,对于过去一年所经历的痛苦和煎熬,很有可能就是对过去供需结构严重不合理、房价存在泡沫等诸多不合理的“合理”报复,它昭示着“黄金十年”结束了,一个回归理性、回归稳定的市场调整期到来了。在这个新的历史时期,任何理性、睿智的地产商都应该摒弃过去的开发理念和开发模式,应尽快调整企业战略规划和发展目标,尽快研究确定新的组织管控模式和权责关系——该授权的就授权,该“削藩”的就“削藩”,应重新树立并推行新开发模式下的业务流程体系,应积极强化内部管理,向管理要效益。当然还要积极地进行研究创新,以提高产品竞争力和市场营销能力。通过内外兼修,构建企业发展的长效机制,实现率先转型,才是根本之道。除此以外,任何对市场走势的预测,包括对未来房价的判断,尽管可以博得眼球,但是不能捕获内心。

相关文章

·土地增值税全额征收 房企资金链再受困? 09/05/21

·绿城确定回购4亿美元债券时间 09/05/21

·标普上调中新地产评级至CC 展望负面 09/05/21

·保利80亿非公开增发方案过会 09/05/21

·广州保障房土地储备将单独管理 09/05/21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