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红星 买房年代 2009五一黄金周特刊隆重推出
瑞银裁员启示

  高盛(Goldman Sachs)一季度的乐观业绩诱使市场相信,银行业的前景最终或许不会太过惨淡。小心!就在几周前,时任瑞银(UBS)首席执行官的马塞尔·罗内尔(Marcel Rohner)还曾暗示,这家瑞士银行业集团今年可能会实现盈利。而在本周三股东大会的声明中,却未提及何时可恢复盈利。瑞银宣布将进一步裁减8700人,市场对此感到意外。

  当然,瑞银不是高盛。它面临源自瑞士本土的特定难题。罗内尔的接班人郭儒博(Oswald Grübel)也可能采取了某种大爆家丑的策略。但这反映出,令人吃惊的不快事件仍然有可能发生。在把价值390亿美元的不良资产转至瑞士央行(SNB)后,瑞银仍留有227亿美元不良资产,投资者对此未予充分注意。尤其值得关注的是,瑞银在单一险种保险商上的53亿美元风险敞口可能是新一轮减记的主要部分,这轮规模为39亿瑞士法郎的减记是瑞银一季度出现意外巨额亏损的原因所在。

  罗内尔在2月份还曾指出,就瑞银核心的私人银行业务和瑞士本土银行业务而言,持续数月的资金外流正开始逆转。但此后,瑞银与美国政府就其私人银行家帮助美国客户逃税的指控达成和解,瑞银的公众形象遭到破坏。这引发了新一轮的资金外流,季度规模达230亿美元。虽然瑞银的整体一级资本比率为10%,仍处在相对健康的水平,但正如Keefe, Bruyette & Woods所指出的,其一级股本比率(唯一可吸收亏损的一类资本)为7.4%,健康度欠佳。

  郭儒博至少证明了,自己在削减成本方面的心狠手辣名不虚传。他计划到2010年把员工总数削减至6.75万人——比2008年员工总数最多时的8.38万少20%——并将进一步退出“高风险”业务。但连他也警告称,不应指望业绩在接下来的几个季度内得到显著改善。在后危机时代更为荒凉的银行业版图上,高盛等少数猎食者可能会成为赢家。而瑞银则提醒我们,大多数银行将在未来成为更瘦小、更胆怯的野兽。

  译者/章晴

相关文章

·瑞银裁员启示 09/04/19

·要不要买万科? 09/04/19

·孟晓苏:房地产困境之中的反思 09/04/18

·直播实录:城市观点论坛冰城行(上) 09/04/18

·拉高债务风险 绿城对赌信托 09/04/17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