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个月前9.1万人涌入“鸟巢”,观看残奥会闭幕式,标志北京奥运活动正式结束,而六个月後如何利用这一标志性建筑却让人犯愁。
奥运结束后,巨大恢弘的奥运会场馆门庭冷落、鲜被利用的例子并不少见,而高昂的费用使得鸟巢很有可能成为最为奢侈的摆设。
北京中信联合体体育场运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利告诉路透:“世界上多数用常规方法运营的场馆都无法赢利。”
“不过中国就不同了。首先,我们人口众多;其次,北京的体育场馆多建在闹市区,所以我们可确保一定客流量,这也是我们赢利的基础。”
“我认为,经济环境好的情况下,北京的场馆很可能会赢利。”
尽管经济状况可能并不太好,但张利表示,从鸟巢每天两万到三万的游客所获得的收入可涵盖7,000万元的场馆维护费,以及每年8,000万元到9,000万元的利息支出。
张利承认,尽管场馆见证了飞人博尔特的辉煌,以及奥运会开闭幕式的华丽篇章,但这些记忆最终还是会褪色。
“奥运会......赋予鸟巢丰富的文化内涵,但下次奥运会到来的时候这些涵义就会过时。”
“所以我们的任务就是赋予它新的内涵。我们将增加更多的文化活动,不仅在视觉上,也要在心理上吸引游客。”
他解释说,计划每天在鸟巢上演两场演出,下午进行以体育为主题的表演,晚上再推出一场,且希望晚上的演出能成为北京夜景的固定节目。
作为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一周年纪念活动,计划今年8月8日在鸟巢上演歌剧《图兰朵》。此外还在申请于5月份举行一场大型音乐会。
不过要想让可容纳八万观众的鸟巢满座,一时半会可能还无法实现。在鸟巢举行国安主场比赛的计划已经取消。
张利表示:“说实话,给场馆找到常规用处很不容易,我们必须要明白这个现实,同时也要想出新法子。”
张利表示,文化表演增大了举办体育项目的难度。“鸟巢里的草皮可以揭掉,但铺起来再揭掉要花不少钱,如果只举办一场足球比赛并不值得。”
“所以我们决定,每年定出一到两个月的体育赛季,承办数场体育项目。”
·公共:没有图书馆的城市 09/03/17
·最庞大的染色体 09/03/15
·北京的奥运建筑-由繁荣到萧条 09/02/24
·央视到底跟谁有仇? 09/02/11
·张玮:创造中国的世界建筑 09/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