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周刊专栏作家乔.诺斯拉在孟买恐怖袭击发生后三个星期来到这里的实况报导。他把孟买遭受重创后的情况与9/11后的纽约相比,两个城市很不一样,孟买似乎更加经得起打击。
到达孟买时飞机误点了,我们步履蹒跚上了酒店派来接机的汽车,这时已经是凌晨2点了。我和我女友一走出机场就沐浴在强光灯的照射下,在警察的路障后面我们看到的是人山人海——有接亲友的家人、接旅客的司机、小贩和乞丐、警察和商人;还有孟买所有的各色人等,至少在我们看来是这样的。
这就是这个漫无边际、拥有一千六百万人口大城市给你的第一印象,感觉到处是人。人们流淌在街道上、拥挤在商店里、充满了巨大的贫民区,甚至在凌晨二点的国际机场也是人头挤挤。上海和北京也许人口更多,但却不像这样。
泰姬玛哈酒店的游泳池,恐怖袭击时的中心地带,已经重新开放。
我们在孟买恐怖袭击发生后三周来到了这里。在当时发生的长达三天的噩梦中,至少有170人被杀害,而孟买最著名的地标性建筑包括泰姬玛哈酒店和奥贝罗伊饭店像经历了一场战争。恐怖分子在著名的维多利亚火车站(现改名为希瓦基大帝终端)开始他们疯狂的杀戮,然后冲过柯拉巴区的时尚大街,占据了这两家酒店,不分青红皂白地残杀酒店的宾客和员工,他们在酒店里被包围长达60个小时。
我一直在回忆9/11事件发生后三个星期的纽约是怎样的:我们情绪是不是明显好转?是不是开始恢复我们的风度?我们又开始开玩笑了吗?我的记忆是,那时还只是在恢复常态初始阶段——我们仍然在伤痛之中,仍然笼罩在回顾那可怕一天的阴影中。在纽约的街道上行走,不可能不看到失踪者的照片,或是纪念牺牲消防队员的花圈。
印度门,孟买的地标性建筑。
但是在恐怖袭击发生三个星期之后,孟买却不是这样的,至少表面上不是。尽管报纸把恐怖袭击挂上26/11(11月26日)的标签,在礼节性的谈话中,这样的词语很少使用。你也看不到即时的纪念活动如蜡烛、花圈和标语,这在西方发生灾害事件后是很普遍的。生活已经恢复正常,或者接近正常。一位商人告诉我,“对你们来说,9/11事件在一生中仅遭遇到一次,而对我们来说,爆炸每个月都会发生。”
·西班牙现代艺术大师Manolo Valdés 09/01/11
·疑云重生 珠江合生系停工裁员始末 09/01/08
·反思近年来天津的城市建设 09/01/08
·华南楼市09年成交回暖 房价持续下降 09/01/07
·上海甲级写字楼空置率将攀升至20% 09/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