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将是今年的共同主题,联想(Lenovo)正先行一步。对于这家在2005年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的中国个人电脑制造商来说,这将至少是第三次重组。当年,联想为其标志性的收购支付了慷慨的代价,而今,它却处于营利增长难以保持、利润率遭到挤压的窘境。在截至9月底的第二季度,净利润同比下滑五分之四。过去12个月来,联想股价已下跌三分之二。
根据中国媒体的报道,这家个人电脑制造商正在裁减员工,调整管理班子。联想从未真正兑现其诺言,即实现世界驰名品牌(IBM)与低廉成本基础理应形成的强劲融合,原因之一是并非只有中国企业才能在中国制造电脑。的确,联想在同类企业中表现不佳。瑞信(Credit Suisse)估计,联想今年的营运利润率将只能达到1.7%,低于台湾宏碁(Acer)的2.5%和戴尔(Dell)的5.8%。
联想的主要优势,在于其15亿美元的净现金(相当于市值的近60%),以及在中国市场的强有力地位。该公司声称在中国市场占据29%的市场份额。从第二季度的趋势看,这很重要;该季度销售额在世界多数地区都呈现环比下降,只有大中国区和美洲实现盈利。但上述两大优势都不是永远存在的。亏损将侵蚀现金量,而戴尔这样在定价方面往往更为敏捷的企业,则在中国市场构成日趋激烈的竞争。与此同时,大幅度重组由于政治原因而比较棘手。有关在北京裁员200人的报道,对一家拥有2.4万员工的企业来说,改变不了什么。联想股价目前的市盈率接近今年盈利的15倍,与业内同行相比有较大溢价。而有关重组的初步报道未能证明这种溢价的存在是合理的。
·泰达股份:资产重组仍在进行中 09/01/05
·三鹿的未来 09/01/05
·金融危机:过去与现在 09/01/05
·*ST远东拟重组转身地产公司 09/01/05
·外资止步 华发集团重组终局 09/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