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为重要的是,作为珠江系的主体,珠江投资在2008年面临的尴尬也许是大多数人所想象不到的,他们的日子可能比许多人预想的更为难熬。原因是珠江系本身在2002年开始转型后进行的业务调整,这种业务调整的过程当中,合生与珠江投资大力进军工业地产领域。
与大多数立足于珠三角进行工业地产土地储备的公司不同的是,珠江系往往需求的是另一条道路,他们利用政府招商引资的便利,大量的囤积政府新建的工业区的地块,并在此基础之上进行综合开发。
工业地产用于长远的出租,同时在周边进行合生原本擅长的住宅开发乃至商业开发。
这种模式在原本的预想当中似乎是蛮不错的算盘,但在2008年珠江系与大多数房地产开发商遇到的问题不同,他们几乎遭受了制造业与房地产这两个领域市场低迷的影响。而原本作为工业区周边的住宅房地产市场价格,恰恰是此一轮房地产调整过程当中,受影响最大的一类产品。此外,合生的工业园区的招租远远不像想象中的那样顺利。
这可能会为合生带来巨大的资金压力,他们所受到的困扰可能并不较此前媒体报道的多个资金链紧张的房地产企业更为轻松。所不同的是,珠江系的这种财务压力并未为外界所知。
原因是,此前王石亦异常青睐的合生创展在2004年之后的大多数时间已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从某种程度上而言,珠江系本身的转身可以看做中国房地产企业在寻找风险防范过程当中的艰难选择。廉价的工业用地显然是合生出于成本方面的考虑,此外综合性的开发可以将开发周期拉长,这本来可以使得企业在长期投资上获得更好的额外受益。
更何况,合生看准的是珠江三角洲的制造业,大量制造业的地产需要以及工业用地相关制度的完善原本可以为合生提供一个美好的前景。
但美国的金融风暴来得过于猛烈,这个世界的经济增长模式发生裂变的时候,珠江系本身受到的影响更能代表这个国家房地产商在机遇的判断与选择在整个世界经济面前的无力。
合生已经不是当年的合生,珠江系不再拥有广州地主的头衔,当珠江系在自身缩小住宅房产投资规模的时候,2008年-2009年,他们可能面临着缺乏优势项目可以用于套现的困境,而大量的投资似乎又了加剧企业流动性的问题,从而造成财务上的困境。相反,朱孟依哥哥的珠光集团在2008年广州市场上的表现或有亮点。
事实上珠江系可能是未来更值得关注的典型,或许珠江系能够摆脱当前困境的一个核心关键在于其到底能够拿到政府基础设施建设当中多大的蛋糕。如若蛋糕足够大,那么珠江系无疑将从此一轮政府刺激经济的过程当中受益。但显然,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上,民营企业似乎永远只能在国有企业之后拿下那块较小的蛋糕。
·观点一周评述:中国地产2008 珠江系的蛋糕 08/12/28
·王德勇:火焰与海水之间 08/12/21
·直播:城市观点论坛中国行2008年度论坛(2) 08/12/17
·梁上燕:价值平台的创新与品牌战略突围 08/12/17
·中大岭南(大学)学院EMBA教育中心主任姚益龙致辞 08/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