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旅行的最后一程是从帕尓迈拉到大马士革,我们决定尝试乘长途汽车。车票的价格是每人200叙利亚镑,大约合2英镑,空调大巴士3个小时的车程。一路上车上有循环播放的贝尼.黑尔的喜剧解闷。
在车上,我们与一位学心理学的学生闲聊。他英语流利,问我们一些当地人惯常喜欢问的问题:你们从哪儿来?结婚了吗?假如你说结婚了,他就会问有小孩吗?要是告诉他你没有结婚,他又问为什么不。然后还有你挣多少,等等。他是那种鲁莽无礼的人吗?倒也不是,那只是闲聊开始的寒暄。
不说在叙利亚旅行懂一点点阿拉伯语就行,实在很直截了当。从长途汽车站乘出租车进城的旅途就说明了这个道理:司机对我们试图说的阿拉伯语只能报以嗤笑,更多时间不无耐心地想让我们听懂阿拉伯语。为了用手给我们指点导游书,有很长一段路程他用膝盖驾驶。这如果不是让人神经紧绷起来,可以说是很好玩的一件事情。
大马士革的感觉和阿勒颇不一样。从我们下车伊始,就感到它比阿勒颇更热,而在我们逗留期间,温度每天都在节节攀升。街道上挤满了狂鸣喇叭的汽车,耀眼的阳光在街道和墙面上舞动。但是看到了大马士革大清真寺之后,这些就不值一提了。
在大马士革老城中央,矗立着这座建筑气势恢宏,熠熠生辉,令人震惊的大清真寺。我们穿上非穆斯林人士须穿的带有兜帽的长袍,脱鞋步入一个宏大的庭院。庭院里光亮的大理石地面在阳光的炙烤下高温烫人,我们只能跳脚逃到阴影里。做礼拜的家庭成员,夫妻和成群结队的朋友们在那里避开暑热俯伏在地。里面的祈祷大厅就和庭院一般长度,大厅中央,人们摆姿势在约翰施洗先知的神龛边上拍照留念。
在这里,基督教和穆斯林的宗教场所都对游客开放。前一天是星期天,上午我们到了城外一个以希腊东正教为主体的小村庄马鲁腊,这里仍然通行阿拉米语。我们从正在做礼拜的圣泰德修女院经过山岩前的一个裂缝,走到圣瑟杰斯修道院和属于修道院的小小的拜占庭教堂。
离开清真寺以后,连绵延伸的大集市给我们送来一阵阵宜人的凉爽。集市高高的天顶上开着许多小圆孔,光线可以穿过圆孔照射到集市上做买卖的人。冰淇淋店里人头挤挤,我们从其中一家名为“巴克达希”的店里买了硕大的阿月浑果核冰淇淋,粘稠的冰淇淋塞满了嘴巴。我们想要淘到便宜货,而这儿好货有的是:手工印制的桌布、丝绸编织的椅布、从伊朗或者更远的地方来的手工地毯、木质家具、有镶嵌装饰的小盒子、母珠、闪闪发光的银器、手工皮革制品等等。我们大买特买,价钱如此之低,我们都不好意思还价。伴随着“我心中的叙利亚”的弦乐,我们最后来到了邮局邮寄我们买来的货品。职员很夸张地把东西包裹起来,像是在演戏。当然,所有东西最后都安全抵达家里。
最后的游程是从大马士革乘汽车出发作一天的远足。汽车绕着山转,不断向上爬升到达卡拉.切弗利尓的十字军城堡。几乎没有别的游人同行,我们冲破壁垒,穿越吊桥,在城墙上战斗——背景真像在电影里一样,我们拟制不住模仿一番的冲动。
在夕阳的余晖中,我们站在这奇迹般的城堡高塔上,俯瞰脚下肥沃的良田。微风送来烤鸡的香味,视野中却空寂无人。乘35小时的火车到这儿来值吗?那不舒适的卧铺、看不见的餐车和路程的延误,所经历的每一分钟得到了应有的回报。
·从阿勒颇乘出租车到帕尓迈拉 08/12/08
·北非行记:中国人家在非洲 08/11/26
·城市特色是什么 08/04/15
·11月份第四周3大片区市场探报 07/11/29
·真相之辩 碧桂园如何自圆其说 07/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