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能体现战败者对征服者拥抱姿态的,是日本政府主导构筑的针对美军的“慰安”制度。战后初期的日本,经济凋敝,物价飞涨,黑市猖獗。著名广告作曲家三木鸡郎曾以一首打油歌形象地描绘了恶性通胀的失控情形,歌词大意是,火车行驶的速度赶不上物价上涨的速度。乘火车每到一站,都会发现橘子更贵了。而长期的禁锢一旦解除,最先觉醒的,往往是性。其资源流向,则是有消费能力者。而最有特权、消费最旺者,无疑是美军。于是,“潘潘”(Panpan,专做美国大兵生意的风尘女子)、“夜之女”应运而生。当时的新闻界注意到,在被取缔的游娼中,居然有年仅14岁的女孩子。而学校里的小男生和社会上的不良少年很快就学会了当皮条客挣零花钱的本领:他们把老美“丘八”带到女人那里;“你想见见我姐姐吗?”成了继“给我巧克力!”之后被熟练掌握的高一级英语会话。
对那些既知晓日军在他国的暴行,也了解被日军强征的“慰安部队”庞大数目的政界人士而言,不得不“接待”数十万盟国军队的性暗示是巨大的压力。玉音放送之后,“敌人一旦登陆,就会逐个凌辱妇女”的谣言像野火一般蔓延。内务省情报课立即意识到这些谣言与其自己军队的海外行为之间的关联。于是,城市家庭被敦促将女眷送到乡下避难;妇女们被建议继续穿战争年代邋遢得像口袋似的雪袴,而不要身着诱人的女性服饰;年轻的女孩子被警告不要向外人随便表现友善。但尽管如此,仍难挡住泛滥的“春潮”。
在这种情况下,1945年8月18日,政府内务省秘发无线电报给全国的警署,指示他们在管区内为占领军特设专用的慰安设施,但要“以最大限度的慎重”来筹备。同一天,东京警视厅高官会见京滨(东京、横滨)地区的“从业者”,向他们承诺5000万日元的财政补助金,并达成从业者自行筹措等额配套资金的默契。该项工作由当时的副首相近卫文麿亲自坐镇指挥,大藏省的一位后起之秀、日后成为首相的池田勇人在安排政府财政支持方面劳苦功高。后者有句名言:“用一亿日元来守住贞操不算昂贵。”而相关业者则聚集在皇居前高喊“天皇万岁!”,公开表达对为国效劳的绝好商机的感激之情。
这种被称为“R.A.A”(“特殊慰安设施协会”的英文缩写)的慰安设施在东京迅速扩张,很快就增至33处,并蔓延到其他20座城市。但数月后,却被占领军当局叫停。公开的说法是为了全面禁止“非民主的、侵害妇女人权”的“公营”卖淫业,但私下里,军人们承认废除R.A.A的最主要原因,是占领军内部性病患者激增。数月后禁令生效时,近90%的R.A.A女郎性病检查结果呈阳性;同时,美第八军则有70%的兵员感染梅毒,50%感染了淋病。出于治疗的现实需要,是年4月,美国才初次将盘尼西林(青霉素)的专利许可卖给了日本制药公司。
毋庸置疑,美国最初的对日占领政策是一个野心勃勃的十足理想主义的文本,所谓“非军事化和民主化”,旨在建立一个确保不再对美国乃至世界的和平与安全构成威胁的、国民意志自由表达的新型民主国家。为此,制定宪法、土地改革、解散财阀、审判战犯??主导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是一场前所未有的自上而下的革命。但与此同时,这又是一张从开始就充满了自相矛盾的改革路线图。随着占领进程的推进,不仅曾几何时的理想主义激情被征服者自身的种族优越感、功利心及日益浓重的冷战阴云吞噬殆尽,而且,作为一场“革命”,它根本缺乏来自本土社会内部的持久的、富于生命力的源动力,结果只能沦为新殖民主义的军事专政,完全唯“太上皇”麦克阿瑟的马首是瞻。
如此自理想主义始、以机会主义终的“革命”,没有不首鼠两端、中途改道的道理。所以,从最初打算追究天皇的战争责任,到后来为其免责,达成利用天皇的“天皇制民主”(所谓“楔入”政策)的妥协;从强制通过包含放弃战争条款(第九条)的“和平宪法”,到要求日本重新装备,对日大肆发放“韩战特需”订单,使一度遭整肃而式微的财阀再度崛起;从不惜冒所谓“事后法”的指责,在常规性战争犯罪的基础上导入“反人道”、“反和平”罪的全新法理概念以审判战争犯罪,但却虎头蛇尾,在处刑7名甲级战犯的翌日,匆匆释放其余全部19名甲级战犯嫌疑犯,理由是莫名其妙的“证据不足”??至此,由于世界局势的质变,战胜的同盟国体系因冷战而分崩离析,美国的占领政策终于大大偏离了起初的“非军事化与民主化”的轨道,实现了基于机会主义的决定性转型,不仅在交易中使正义、道义原则及当初的理性主义光环大打折扣,而且客观上坐下了日本民主化改造不彻底的病根。所以,当国际社会在战争责任与战后责任问题上屡屡把德、日两个国家加以比较,并把靶子照准后者时,日本确乎有“委屈”的成分。而对此,实事求是地说,美国应负一份沉重的责任。
自1853年美海军佩利准将率黑船舰队驶入江户湾,以坚船利炮的实力逼日本开放门户以来,日统治者始终执迷于成为一等国家的迷梦。而1945年9月,密苏里号上的受降仪式结束后,至高无上的统治者麦克阿瑟对新闻界一番所谓日本已降格为“四等国家”的露骨表态令这个国家的精英层痛彻心腑。对日本人来说,直到1952年4月28日晚10点30分,日本恢复行使主权,获得“独立”,第二次世界大战才真正结束。战争年代、战败以及被占领时期,给亲历者留下了太多难以磨灭的印迹,许多人至今无法走出战败情结。无论这个国家后来变得多么发达、富裕,这些惨痛而复杂的历史记忆,已经成为他们思考国家历史与个人价值观时的重要参照。这便是《拥抱战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日本》一书所告诉我们的。
·经纬地产谈救市:如何认识及应对当前市场 08/10/28
·卓越金融降价1亿 黑石抄底上海商业地产 08/10/28
·巴曙松:黑色星期一 资金撤离新兴市场 08/10/27
·罗斯福的套路一试就灵 08/10/27
·纽约56大街 鸟巢设计师的新建筑游戏 08/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