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长的战败

  美国对日占领,是一场始于理想主义、终于机会主义的“革命”。

  

  回过头来看,1945年8月15日的“玉音放送”,那个头一次出现在收音机里,被噼里啪啦的杂音包围着的声调高亢、口气拘谨、用词古雅的被称为“陛下”的44岁男子所宣读的《终战诏书》,并未能向日本人传递关于战败的明确信息,在这篇以非日常的日语文言草就的御诏中,从未出现诸如“投降”或“战败”的措辞。天皇只是简单地评述说“日本战局并未好转,而且世界大势也于我们不利”,吩咐国民要“忍所不能忍,受所不能受”。在重申“发动战争是为了确保日本的生存和亚洲的稳定,不是出于任何侵略目的而干预他国的主权完整”后,他语气沉重地提及敌国的暴行:“敌人第一次残酷地使用了原子弹来杀戮和残害大量的无辜者,惨重的人员伤亡难以计数”……进而,他断言,“再继续战争不仅可能导致我们种族的灭绝,而且可能导致整个人类文明的毁灭。”因此,接受盟军结束战争的要求,“为万世开太平”,乃“朕之圣意”。以某种极富仪式感的形式,耻辱的战败宣言被置换为对日本的战争行为及其个人崇高道义的庄严背书。

  难怪当时很多国民听不大懂,他们懵懂中只知道“终战”——战争结束了。不仅如此,就连两周后的9月2日,在东京湾美国军舰“密苏里”号甲板上正式举行的受降仪式带给日本社会的,更多的也是某种恍惚、麻木感,类似经过长期极度疲惫后的虚脱状态,其典型的临床表现为集体性的“心不在焉”和“精疲力竭”。

  所以,在天皇玉音放送结束后,选择“玉碎”的人实际上比预想的要少:大约有几百人,而绝大部分是军官。这一数量仅相当于德国投降时自杀的纳粹军官的数目,而后者从来就没有一种能与日本的自杀殉国相“媲美”的疯狂信仰。

  当善于做秀的联合国军司令官麦克阿瑟口衔玉米芯制烟斗,从东京郊外的厚木机场首次踏上这个国家的土地的时候,并未遭遇预先设想的丛林战、巷战等恶劣情况,相反,直到1947年之前,无论是左派还是自由派人士,都把美国占领军看作是解放军;美国为战败国量身定制的改革方案,也被看成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民主革命”的大胆实验。从战前就被囚禁,一直坐了18年监牢的日共领导人德田球一,尚未迈出监狱大门,便写下了热情似火的《告人民书》:“我们向在日本的盟军占领军表达最深切的感激之情,他们致力于从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手中解放全世界,为日本的民主主义革命开辟了道路。”后来,冷战升级,此番言论无疑成了令共产主义者感到尴尬的口实,日共只好勉强把德田发言做一番合理化解释,强调德田所指的盟国包括苏联在内云云,此乃后话。但日本国民经过最初的虚脱,开始以莫大的热情拥抱征服者则是不争的历史事实。

  这里,日本民族性格中不可思议的服膺强者、信守契约的一面再次凸显。军旅出身的著名美籍华裔历史学者黄仁宇曾亲眼见证了国军对日军受降,后又作为中国驻日代表团成员短暂参与过盟军对日占领,他在回忆录《黄河青山》中写道:“前来迎接我们飞机的日本陆军及海军军官,一点也没有我们预期的不快或反抗态度。他们举止体贴有礼,甚至显得快活。一声令下,他们的司机就拿下轿车上的日本国旗,神色从容,换上国民政府的青天白日旗。”“我们当时并不了解,大和战士是全世界最直线思考的民族。依他们的想法,一旦挑起战争,必须将自己的命运交给暴力来决定。既然力量至上,武装冲突后的决议成为最高指导原则,因此战胜者一旦诞生,就再也没有必要去让其他因素干扰最终决定,也就是终极事实……无论在任何地方,都看不到翘起的嘴角、鬼脸、不满的抱怨或是一丝一毫的扬言复仇。”对此,黄赞叹道:“日本人不愧是一流的输家,他们的自制力超群绝伦。以前的敌人在我们面前表现如此杰出,让我们开始怀疑,他们是否就是传闻中残暴野蛮的日军”。前新加坡总统李光耀也在其自传中谈到,1945年日本战败后,昨天还很残暴的日本军人整齐列队,将新加坡的街道打扫得干干净净。如此敏捷的转身,使他“心里泛起一阵寒意”。可以说,如果不是在那样的历史关头,如果没有历史见证者的一手证言,这种构成一个民族性格有机立方体的微妙侧面也许永远被遮蔽在历史主流叙事的阴影中。

  更有一些细节数据,让人们看到处于大历史拐点上的日本人,其实并不像传说的那样顽固、偏执,不仅不偏执,简直可以说是非常灵活,与时俱进。战后初期第一畅销书是《日美会话手册》,创意者是一位叫小川菊松的出版人,而创意竟产生于听玉音放送的时候。据说,彼时,他正在一次商务旅行的途中。来不及擦干眼中的泪水,就登上了返回东京的列车,同时开始盘算如何在剧变的新形势下发财致富。当汽笛一声长鸣,火车驶进东京站时,突然间便抓住了这个灵感,有如神助,正可谓“化悲痛为智慧”。一个月后,这本只有32页的会话手册问世,首印30万册很快告罄。至1945年底,已行销350万册,作为全国最畅销出版物的纪录一直保持到1981年。

相关文章

·经纬地产谈救市:如何认识及应对当前市场 08/10/28

·卓越金融降价1亿 黑石抄底上海商业地产 08/10/28

·巴曙松:黑色星期一 资金撤离新兴市场 08/10/27

·罗斯福的套路一试就灵 08/10/27

·纽约56大街 鸟巢设计师的新建筑游戏 08/10/27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