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10月11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2007年度中国企业纳税排行榜,在房地产行业,万科以53.1亿元纳税额位列《中国企业集团房地产行业纳税十强排行榜》第一名,再度成为房地产集团纳税冠军。
即使是临近深秋,房地产圈里深耕的企业经营者都明白,只要没有在07年高价拿地,只要没有把资本金挪作他用,其实目前的日子一样好过,只是利润在多层上顶多被剥掉一两层罢了。可能天生对未来没有信心,也可能确实基于资本的本能,任何夸张的利润掉一点也会如割肉般的疼痛,也是因为习惯用银行的钱(因为有可能不还),基本上可以说三十年来房地产企业并没有正常化的发展。
特殊国情下的城市化进程催生无数地产富豪,背后隐藏无数腐败的基因。同样难熬的2008年里,相比其他民营企业集中的制造业,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房地产企业如杀猪般的救市嚎叫不仅没有得到百姓及媒体的同情反而是非不断。
突发的全球金融经济危机淡化了万科杭州被砸一事,观点网用一个周的专题深度剖析该次事件,用目前中国人普遍不尊重的“契约精神”解读了这也许就不该发生的现象。也许在我们努力为当前实体经济面临的危机寻找更多开脱机会的时候,却深刻认识到作为中国领头羊的房地产企业万科也没有成为一个强势品牌。
在全球一体化的过程中,强势品牌正在走进国人的视野并不断消费它。强势品牌意味着价值的承诺,它时刻关注着顾客并使顾客成为忠诚的品牌消费者及传播者,因为这样,强势品牌的回报率较一般的更高,利润也更大。万科杭州事件基本暴露国人心目中的价值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巨大差异。我们用契约精神要求民众之时,我们的企业却违背诚信的价值 (可以降价但是不可以让自己的员工在销售中使用欺骗及谎言来引诱消费,企业领导者更不可以利用媒体为了托市为了圈钱带头用自身的言论误导消费者,在言论纷飞的年代,也许你可以不说真话,但是绝对不可以说假话)。品牌是弱市中给消费者信心的标志,而不是被推倒的扑克牌。
作为行业领跑者尚且如此,其他更多的跟随者呢?特别是在我们的产品追踪中发现更多的“豪宅”正在集体忽悠着大众,本期封面故事专题里面,编辑们简单呈现的画面使我们牢记《大腕》里的经典话语“只买贵的,不买好的”。
·华远1-9月净利润1.09亿 预计全年3.9亿 08/10/16
·黑石澄清:未放弃两项上海商业项目 08/10/16
·香港房企674亿元投资重庆14项目 08/10/16
·高盛“代持”? 碧桂园百亿股权质押惊疑 08/10/16
·摩根士丹利调低多只内房股目标价 08/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