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网 >
上市公司 >
其他 >
行业研究 >
正文
海通证券-房地产服务产业链系列报告,医疗地产(1)
时间: 2014-07-09 18:24:51    来源: [ 海通证券 ]

截至2014年7月8日,A股2014年动态PE为11.70倍,地产2014年动态PE为11.51倍。目前主要涉及该方向的标的包括阳光城、世荣兆业、运盛实业和宜华地产。

  事件:

  近期涉医疗类地产企业成为市场关注焦点。

  投资建议:

  中国健康服务产业发展潜力巨大。2013年10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此次《意见》将鼓励投资医疗服务和医疗机构的内容细化,并且首次提出了“健康服务业”的概念。健康服务业主要包括医疗服务、健康管理与促进、健康保险以及相关服务,涉及药品、医疗器械、保健用品、保健食品、健身产品等支撑产业。同时文件中明确提到,到2020年,我国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达到8万亿元以上。2012年,我国医疗卫生总费用达到2.8万亿,粗略计算,到2020年平均复合增速达到17%。

  医疗产业开始进入地产开发商视野。

  1)加法模式是下半场特征。

  我们在中期策略报告《房地产价值链重构》中已谈到,进入2013年后,大型开发商也开始进入新一轮产业链扩张期。而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在行业下半场地产商所面临的潜在天花板效应。考虑医疗行业具备广泛前景,房地产产业资本逐步进入医疗领域符合资金选择逻辑。

  2)地产开发商进入医疗行业的优势

  相对与其他企业进入医疗领域而言,开发商介入医院等产业具备一定优势,主要表现在:1)医疗或医院等项目前期投入大,需要较强资金运作和雄厚资金实力。房地产资金实力相对雄厚,可以建立高标准医院和聘请更好护理人员以实现与现有国有医院的差异化竞争;2)大型房地产企业本身可以将医疗等资源与住宅社区结合,实现双赢;3)房地产开发属资源密集型行业。开发商与政府部门天然的密切联系可以方便企业更好把握本地医疗社会需求和发展方向;4)医疗地产可以和养老、休闲、养生等开发商产品良好结合。

  3)潜在风险。相比住宅开发而言,医疗地产投资依旧属于重投资、慢回收项目,且项目初期收益并不稳定。考虑开发商本身缺乏医院管理经验,在医务资源上缺乏储备,如何有效切入是后期成功关键。目前看,市场更多行为是直接购买现有成熟资产。考虑当前医疗产业资产市场估值普遍较高,地产企业介入后能否通过良好的经营形成管理溢价存在考验。

  投资建议;截至2014年7月8日,A股2014年动态PE为11.70倍,地产2014年动态PE为11.51倍。目前主要涉及该方向的标的包括阳光城、世荣兆业、运盛实业和宜华地产。

  海通证券-房地产服务产业链系列报告,医疗地产(1) 


(审校:刘满桃)
关注观点新媒体
官方微信二维码
24小时热点>>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22375222 或来函ed#guandian.com.cn(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