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家科学院宣布了新当选的院士及外籍院士名单,以表彰他们在原创领域取得的杰出和持续成就,其中院士120名、外籍院士30名。
4月29日,碧迪医疗浦东机场综保区分拨中心暨大中华区研发中心(上海)开业,是上海自贸试验区首个集自营医疗器械国际分拨与研发中心功能于一体的项目,年进出口额预计达20亿元。
到2030年,规上医药工业企业基本实现数智化转型全覆盖,数智技术融合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医药工业全链条数据体系进一步完善,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生态体系进一步健全。
上线第1周,即为平台供应商智能合约结算86笔、370万元货款,标志着广州在数字人民币应用创新再获重大突破。
北京市政府宣布将建设国际医药创新公园,占地5.8平方公里,总建筑规模300万平方米。该公园将集中国家药监局六大中心和6家外资药企研发中心,推动首都医药健康产业创新发展,提升全球竞争力。
其中,境内第三类医疗器械产品248个,进口第三类医疗器械产品34个,进口第二类医疗器械产品19个,港澳台医疗器械产品7个。
4月14日,迈威生物与深势科技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打造生物药研发大模型平台。此次合作将充分发挥双方在生物药研发和人工智能大模型领域的技术优势,推动创新药研发新范式的发展。近期,生物药研发领域涌现出多个创新技术成果,为新药研发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其中,25家公司营收突破百亿元大关,上海医药以2752.51亿元的营收遥遥领先;26家公司归母净利润超过10亿元,药明康德以94.5亿元领跑行业。超过半数的企业研发投入持续增长,百济神州全年研发费用高达19.53亿美元,同比增长9.8%,占营收比例约为52%。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河南省医疗仪器设备产业园区布局建设方案》,计划在全省范围内重点布局7个医疗仪器设备产业园区,包括航空港区、郑州经开区、郑州高新区、新乡市、安阳市、商丘市和信阳市。目标是到2027年形成两个超100亿元的产业园区,并引进10家以上国内外龙头企业,提升产业竞争力。
4月10日,长江生命科技宣布自当日上午9时起短暂停止股份买卖,具体原因未披露。此次停牌引发市场广泛关注,投资者纷纷猜测背后原因。
2025张江生命科学国际创新峰会在上海开幕,浦东生物医药产业规模达4200亿元,同比增长10%。自2019年以来,浦东累计获批21个国产创新药和31个创新医疗器械。今年已获批上市2款一类创新药和4款创新医疗器械,展示出浦东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
4月7日,北京市医疗保障局联合八部门发布《北京市支持创新医药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2025年)》。政策旨在推动北京医药产业创新发展,支持境外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跨境分段生产及生物制品分段生产试点,鼓励跨国企业委托生产并上市,探索医疗器械产品跨境委托生产。
近日公司已与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昌平分局签署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土地面积19286.59平方米,使用年限20年,价格5523.68万元。
4月3日,医疗器械板块在股市中表现突出,尚荣医疗涨停,伟思医疗涨幅超10%,海利生物、楚天科技等公司股价跟涨。
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公开征求《关于优化全生命周期监管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的举措》意见,旨在加快医用机器人、人工智能医疗器械等领域标准制修订工作,筹建相关技术委员会。
该公司经营范围广泛,包括第一类医疗器械销售、专用设备修理、进出口代理、国内贸易代理、市场营销策划、企业管理、采购代理服务等。
2024年,北京医药健康产业整体规模达到1.06万亿元,同比增长8.7%,成为全国首个突破万亿的城市。这一成就得益于自2018年起实施的三轮加快医药健康协同创新“行动计划”。今年前两个月,北京有7款创新药械产品获批上市,位居全国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