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中共深圳市委发文提出加快低空智能融合基础设施等建设,完善数字基建与服务体系。深圳在相关建设上已取得进展,如全球首个融合空域运行示范基地破土动工等,助力推进新型工业化。
4月25日广州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3亿,法定代表人杨伟希。经营范围涉人工智能等领域,由多集团共同持股。
取证后,美团无人机可在全国范围内开启常态化商业运营,成为国内首个被民航局批准可在中国全境开展物流运输的低空运营人。
祥源文旅全资子公司上海丰豫参与投资盐城黄海汇创科泰低空经济产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认缴出资额为6500万元,占合伙企业出资总额的13%,其中首期投资金额为1300万元。
华中智能飞行器产业基地一期在武汉经开区封顶,总建筑面积约14万平方米,采用预制混凝土等技术提升施工进度,融入绿色低碳理念,将推动低空经济全产业链发展。
4月18日,深圳东部通航低空融合飞行示范基地在深圳盐田区正式动工。该项目旨在打造深圳首个融合空域运行示范基地、大湾区航空应急保障枢纽和低空展示交易中心,整合低空产业链资源,推动创新发展。
4月18日,浙江省交通运输厅和省财政厅联合发布通知,确定11个地区为低空经济“先飞区”试点。这些地区将探索低空新基建建设和管理模式,推动低空经济与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深度融合,实现“0到1”的原始创新,并推动低空飞行与城市物流、农村客货邮等深度融合,形成制度性成果。
4月18日,浦银金租与峰飞航空科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为峰飞航空提供100架eVTOL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订单的全方位金融租赁服务,总金额超10亿元人民币。此次合作标志着国内eVTOL领域首次大规模金融租赁合作,对推动峰飞航空商业化落地具有重要意义。
4月17日,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陈彦峰宣布,上海将鼓励民营企业建设具身智能、低空经济等新型基础设施项目。政策包括完善民营企业参与重大项目建设的机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和推动商业银行提供优惠利率贷款。此举旨在激发民间投资活力,促进上海经济社会发展。
4月17日,浙江省气象服务中心、嘉兴市低空经济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与浙江云翊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在杭州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成立浙江低空气象服务中心。此次合作旨在提升低空飞行的气象保障能力,推动低空经济发展。
哈尔滨新区低空经济运营发展有限公司4月15日正式成立,注册资本5000万元人民币。公司由哈尔滨市松北区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全资持股,法定代表人为徐家伟。业务涵盖通用航空服务、民用航空器驾驶员培训、民用机场运营等多个领域。该公司的成立标志着哈尔滨新区在低空经济领域迈出重要一步,有望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4月15日,天津市宝坻区宣布成立天津荣航创域低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公司经营范围广泛,涵盖休闲观光、环境保护监测、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等多个领域,旨在推动当地产业升级与创新。
4月14日,三峡旅游在互动平台表示尚未涉足低空经济业务,但将持续关注该领域。此举显示了公司对新兴领域低空经济的重视和积极态度,并引起市场广泛期待。低空经济作为备受关注的新兴领域,其商业机会和市场前景被众多企业看好。三峡旅游若能成功布局低空经济,有望拓展业务范围,提升市场竞争力,同时预示着该领域竞争将更加激烈,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近日,唐山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4900万人民币,法定代表人李淼。公司位于河北省唐山市,经营范围包括通用航空服务、公共航空运输等。
4月14日,平湖市低空经济发展有限公司正式登记成立,注册资本3000万人民币,由平湖市交投工业投资有限公司全资持股,法定代表人为申任忠。公司经营范围涵盖通用航空服务、民用航空维修人员培训、飞行训练及检验检测服务等,旨在推动当地相关产业发展,响应国家低空经济发展战略。
该意见明确提出发展“航天+”经济新业态,包括推动海南莫斯科动力大学筹备建设,加快布局航天博物馆、航天科技馆等文旅创新项目。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下属中航金城无人系统有限公司发布采购需求,对《飞行作业规划管理及数据处理平台》技术开发项目进行招标,经过严格评审,数字政通成功中标该项目,项目金额数百万元。
4月7日,广州汇天航空航天科技有限公司发生重大工商变更。何小鹏卸任公司董事长,广东小鹏汽车产业控股有限公司等退出股东行列,新增广东汇天航空航天科技有限公司全资持股。赵德力卸任法定代表人及董事,由吴秀莲接任。公司成立于2020年9月,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业务涵盖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销售,工业机器人制造以及人工智能理论与算法软件开发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