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5年底,我们基本上会穿越整个债务周期,也是穿越周期的最后一年。到时有息负债会来到1400亿左右,账期会更长,结构会更加优化。”
观点网 近日偿还了一笔9.5亿元公司债以及拟提前兑付20亿元中期票据后,8月7日,资本市场又传出消息,龙湖集团启动针对今年12月到期的海外银团贷款分批提前偿还计划,目前已完成首笔11亿港元偿付。
该笔银团贷款总规模达92.27亿港元,原定于2025年12月21日到期。据悉,龙湖管理层表示,自第三季度起将分阶段推进剩余款项的提前偿还工作。
对此消息,熟悉龙湖的投资者似乎并不觉得诧异,并称“这已经不是预期,这已经是确定性的”,原因是龙湖“1400亿元的有息负债相对应的是千亿级别的经营性物业贷,以及400亿元在手现金,以及1500元亿存货和一年155亿元的租金收入和140-150亿元的物业收入”。
数据还显示,截至当前,龙湖集团年内已如期兑付境内公开债券金额超100亿元,所有到期境内信用债均完成偿付。
习惯性“提前”偿债
事实上,这种“提前”是龙湖过往两三年来的基本操作。
据观点新媒体了解,早在2022年10月份起至2023年底,龙湖前后六次提前偿还153亿港元银团贷款;2023年7-8月份还提前偿还了84亿元境内债。
2024年上半年,继续提前削债52亿元;当年12月18日,龙湖成功偿还了一笔10.5亿港元银团贷款,标志着提前清偿了原定于2025年1月2日到期、总额为94.5亿港元的银团贷款。
同年,以用经营性物业贷提前兑付2笔CMBS,共计72亿元(24年12月到期46亿元+25年6月到期26亿元)。
过往数据显示,2023年及2024年,龙湖连续两年实现含资本性支出的经营现金流为正,负债累计压降超过了300亿元。
对于这种“提前”动作,在今年3月份业绩会上,龙湖集团董事会主席兼CEO陈序平提到:“到去年年底一共三年时间,我们现房存货降了一半,因为提前踩刹车、提前收缩,所以当债务高峰来的时候,整个支付就会变得更加从容。”
同时提出以经营性现金流为正,去降有息负债。
“在2022年中的时候,我们洞察到民营企业信用贷市场窗口期可能有阶段性关闭,当时做了压力测试,提出不再新发信用债券,以经营性现金流为正去降有息负债,倒逼很多业务发展。因为要求经营性现金流为正,也会克制一些投资的冲动。”
陈序平彼时强调,2025年是龙湖债务转换的最后一年,也是最关键的一年。整体来看,在稳住钱袋子这一部分,集团提前做了一些应对,也抓住一些机会,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因此,谈及2025年到期债务时,龙湖集团执行董事兼CFO赵轶表示,集团已经做好清晰的偿债计划,将提前铺排有序归还。
赵轶在今年6月份股东大会上同样提到:“对于2025年到期的债务,公司已经有非常充分和清晰的铺排。截至目前,我们已经兑付了70亿国内信用债。”并称龙湖集团一直以来坚守财务安全发展底线,坚决安全兑付所有债务,有息负债规模稳步下降,债务结构不断优化。
“到2025年底,整体的债务会在1400亿左右。”他表示,未来整个融资和资金管理策略非常坚决,第一,保持负债规模稳步下降,坚决银行贷款不展期、不逾期,公开市场不逾越。
第二,集团会继续优化融资结构,拉长债务周期,减少短期债务;第三,坚决逐年的减少外币债务的占比,同时保持百分之百的掉期,保持一个安全的底座。
“我们也相信通过这样的债务转化,龙湖能够更加的安全。”
很显然,此次对今年12月21日到期的92.27亿港元海外银团贷款分批提前偿还,正是龙湖“提前铺排有序归还”的环节之一。
赵轶还曾透露:“在2026年底前,无境外到期公开债券。”
“穿越周期最后一年”
查阅龙湖集团的财报发现,2024年平均融资成本为4%,平均合同年期进一步拉长到十年以上,外债占比进一步下降到13%。
报告期末,龙湖有息负债总额为1763.2亿元,在手现金为人民币494.2亿元,净负债率(负债净额除以权益总额)为51.7%,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为57.2%。
该集团一年内到期债务为302.4亿元,占总债务比例为17.2%,现金短债比为1.63倍,剔除预售监管资金及受限资金后,现金短债比倍数为1.03倍。整体来看,龙湖集团整体资金负债水平保持在较为安全的档位。
除了银团贷款外,龙湖在境内债偿付方面同样没有放松。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已经全额兑付一季度到期的65亿元境内信用债,年内待归还的公开债券还剩36亿元境内信用债以及35亿元中债担保债券。
7月21日,龙湖宣布于8月6日召开2022年度第二期中期票据2025年度第一次债券持有人会议,会议内容是重庆龙湖拟提前兑付“22龙湖拓展MTN002”。该中期票据余额维持在20亿元,本金兑付日定于2025年11月30日,本计息期债券利率为3.00%。
另据观点新媒体报道,8月5日,龙湖集团已将约9.5亿元资金拨入债券兑付专户,用于兑付8月7日到期的“20龙湖06”公司债。
本次兑付完成后,龙湖年内累计兑付公开债将超100亿元。
赵轶在6月份股东大会上介绍,目前龙湖集团开发贷一切很正常,新项目有序下贷,老项目该还就还,余额会不断地减少。而经营性物业贷,今年预计会净增100亿元以上,上半年已经净增了35亿元。海外美元债大概还剩13亿美金,从2027年才逐步到期。国内的长租贷款今年会预计新增15亿元。
他总结道:“到2025年底,我们基本上会穿越整个债务周期,也是穿越周期的最后一年。到时有息负债会来到1400亿左右,账期会更长,结构会更加优化。”
龙湖集团执行董事张旭忠也说:“接下来,我们会在保证偿债安全的前提,择机选择一些新的土地。未来会根据市场的变化进行弹性供货,这也是今年的投资策略。”
针对开发业务未来的定位,以及龙湖集团的业务侧重点,陈序平则表示:“实际上,我们是开发、运营、服务齐头并进……地产开发会压缩投资头寸,因此这几年地产业务还是属于收缩聚焦的过程。”
不过,陈序平表示,龙湖在开发业务方面也保持了一些投资强度,未来会聚焦一二线核心城市,选择更有生意逻辑、更有对兑现把握的项目,同时清退一些低能级项目。
“通过这种转化,到2028年,运营及服务收入占比过半的情况下。但开发业务收入仍然有一半,仍然是最重要的收入组成,所以开发业务依然会持续做。”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由观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
撰文:刘满桃
审校:徐耀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