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云:化解商办困境供给方的市场策略 | 2025观点商办暨资管大会

观点网

2025-05-20 15:14

  • “化解商办困境,要从供需双侧同时发力。”

    2025观点商办暨资管大会·现场快讯:5月20日下午,2025观点商办暨资管大会在上海中国人寿金融中心正式开幕。

    中国商业联合会购物中心分会副会长、专家委员会首席研究员蔡云就“供需双侧发力,化解商办困境”的主题进行分享。

    蔡云在演讲中提到,化解商办困境,要从供需双侧同时发力。

    供给侧破局方向,宏观上,第一,精准供地与总量控制,建立“以需定供”机制,将商办用地供应与产业招商进度挂钩,严控低能级城市新增供应。

    第二,存量更新与功能再造,推广“轻改造”模式(如WeWork的旧楼活化),通过政策松绑+金融工具支持,将低效物业转为长租公寓、数据中心等。

    第三,产品分化与产业绑定,针对细分行业(如生物医药需实验室、跨境电商需保税仓)开发专业化楼宇,实现“一产一策”。

    第四,金融工具创新,扩大商办类公募REITs试点,吸引保险、养老金等长期资本参与存量更新。

    微观上,第一,短期调整:租金下调、以价换量。

    第二,长期转型:功能混合化:改造成长租公寓(如上海“商改租”政策)、数据中心(高电力负荷需求);产业绑定:政府主导引入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产业集群,定向招商;绿色与智能化。

    第三,依靠政策支持:多地试点“商改住”放宽限制,如广州允许存量商办改保障性住房;税收减免(如杭州对入驻数字经济企业给予3年租金补贴)。

    需求侧破局方向,核心在于将商办空间从“成本项”转化为“价值引擎”--通过产业赋能、体验升级、ESG增值,使其成为企业降本增效、品牌塑造、人才吸引的战略支点。

    宏观上,第一,产业政策精准赋能,释放企业扩张需求。

    第二,定向扶持新兴产业,税收优惠:对数字经济、生物医药、绿色科技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给予办公租金补贴或企业所得税减免(如深圳对科技企业提供最高30%的租金补贴)。场景开放:在商办楼宇内开放智慧城市、低碳技术等应用场景,吸引企业入驻试点(如上海西岸智慧谷引入AI企业共建“未来办公实验室”)。

    第三,中小企业扶持计划。

    微观上,第一,灵活租赁:推广“小面积、短租期、模块化”办公单元(如50-200平方米),降低初创企业成本压力。

    第二,服务包集成:联合第三方机构提供法律、财税、融资等“一站式”服务,提升楼宇附加值(如北京中关村创业大街模式)。

    第三,招商引资升级,吸附高能级租户,对跨国企业设立区域总部或研发中心,提供用地优先、人才个税返还、高管落户绿色通道(如上海临港新片区政策)。新加坡通过“全球总部计划”(GHQ)吸引超4000家跨国企业总部,其核心区写字楼出租率常年超90%。产业链集群招商。

    第四,产业链:围绕龙头企业(如华为、特斯拉)打造上下游配套企业办公集群,形成“一栋楼就是一条产业链”的生态(如苏州工业园生物医药产业楼宇)。

    第五,在低能级城市对接一线城市产业外溢,共建“反向飞地”办公园区(如杭州滨江在衢州设立“科创飞地”)。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由观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

    审校:徐耀辉



    相关话题讨论



    你可能感兴趣的话题

    商办

    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