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宏观审慎管理局:实施并完善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

观点网

2024-06-12 20:04

  • 为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住房的新期待,近期将首套住房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降至15%、二套住房降至25%。

    观点网讯:6月12日,央行宏观审慎管理局党支部发布《强化宏观审慎管理 提高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能力》文章。

    文章显示,宏观审慎政策的目标是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一般认为,系统性金融风险主要有金融体系顺周期波动和风险跨机构、跨市场、跨境传染两个来源,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宏观经济过热或持续下行、广义信贷(用)大幅变化、房地产市场顺周期波动以及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出险等。新兴经济体还普遍关注汇率大幅波动和跨境资本大进大出可能导致的系统性风险,金融市场、非银领域的重要性也日益增强。中国人民银行找准定位、突出重点,围绕重点领域持续完善宏观审慎管理。

    实施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方面,房地产是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又与金融体系高度关联,具有系统重要性影响。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顺应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的重大变化,立足中央银行宏观审慎管理职能定位,持续优化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等宏观审慎政策工具,有效发挥了逆周期调节的作用。为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住房的新期待,近期将首套住房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降至15%、二套住房降至25%。

    央行表示,继续加强宏观审慎管理,一是持续建立健全宏观审慎政策,逐步拓展宏观审慎政策覆盖领域。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治理机制,推动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微观监管政策等的协调配合。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顺周期累积以及跨机构、跨部门、跨市场、跨境传染两大来源着手,强化系统性金融风险监测。结合我国国情并借鉴国际经验,丰富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箱。在以银行业金融机构为宏观审慎重点管理对象的基础上,逐步将主要金融活动、金融市场、金融基础设施和非银金融机构纳入宏观审慎管理。

    二是开展逆周期宏观审慎管理。强化对广义信贷增速的监测和宏观审慎管理,促进货币信贷平稳增长。根据跨境资本流动波动的风险传染渠道,运用好各项宏观审慎管理工具,维护外汇市场及跨境资本流动总体平稳。结合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的新变化、人民群众对优质住房的新期待,完善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推动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促进房地产高质量发展。

    三是提升重点机构和领域的稳健性。围绕提升损失吸收能力和风险应对水平,不断夯实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附加监管。加强互联网金融的宏观审慎管理,持续监测跨市场跨行业创新业务,把握好防范风险与促进创新的平衡。

    审校:徐耀辉



    相关话题讨论



    你可能感兴趣的话题

    时讯

    政策

    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