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业绩或将陷入瓶颈,在赴港上市这条路上,乐舱物流的竞争对手同样也不在少数。
观点网 继去年10月首次递表无果后,跨境物流服务提供商乐舱物流再度向资本市场发起冲击。
近日,据港交所披露,乐舱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向其递交了上市申请,联席保荐人为中信证券和农银国际。
据了解,乐舱物流成立于2004年,最开始在中国重点口岸布局,在东部沿海城市设立了多个分支机构,慢慢开展了跨境物流服务业务,逐渐从货物代理服务提供商成长为一体化跨境物流服务提供商。服务提供商。
目前,乐舱物流的服务已覆盖跨境物流过程的各个主要环节,包括揽件、仓储分拣、清关、跨境海运、仓储中转及尾程配送。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显示,若按照2022年的收入规模计算,乐舱物流占有中国跨境物流服务市场0.2%的份额,在中国跨境物流服务商中排名第15,在中国民营跨境物流服务提供商排名第9。
在此次递交的招股书中,乐舱物流将财务资料由截至2022年6月30日更新到截至2022年12月31日。
数据显示,过去的几年间,乐舱物流的收入出现了跨越式增长。2020年-2022年,乐舱物流实现收入分别为7.82亿元、41.95亿元、46.08亿元,近三年营收复合增长率为142.82%。
具体来看,乐舱物流绝大部分收入均来自跨境物流服务,分别占2020年、2021年及 2022年总收入约95.1%、97.4%及95.3%。此外,该公司还有部分收入来源于船舶出租服务,期内收入占比分别为4.5%、2.6%、4.7%。
对于过去几年收入的跨越式增长,乐舱物流表示,主要是受服务量和每TEU(国际标准箱)平均价格的影响。其中,2020年受疫情爆发影响,行业运力、运营及劳动力供应均受到扰动,市场对跨境物流服务的需求激增,导致TEU平均价格上涨,这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乐舱物流收入规模的激增。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相较于快速增长的收入,乐舱物流的盈利状况却未跟上。
据了解,2020年-2022年,该公司实现毛利分别为6378.6万元、4.57亿元、5.45亿元,对应毛利率8.2%、10.9%、11.8%;实现净利润分别为2754万元、3.92亿元和3.86亿元,于2022年出现了下滑。
对此,乐舱物流在招股书解释称,盈利能力下滑主要同燃油成本和船舶租赁成本增加有关。以燃油为例,2022年乐舱物流的燃油成本大约为3.93亿元,同比增幅高达140%。
其中,作为公司主要收入来源的跨境物流服务的毛利率也出现了先升后降,分别为6.9%、10.5%、9.4%。
根据招股书显示,乐舱物流于2021年开始以自营方式提供跨境海运服务,从而拉高了毛利率。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自有船舶的自营跨海航运利润空间远高于租赁船舶,截至2022年底,乐舱物流已购入四艘二手集装箱船舶,并于2022年6月订购了两艘运力皆为1.47万TEU的的一手超大型集装箱船舶。这两艘大型集装箱船舶的总价接近20亿元,这笔支出远超过乐舱物流报告期的全部净利润。
然而,自2022年下半年开始,随着新冠疫情影响的减弱,有所缓解的港口拥堵不断向跨境物流行业释放运力,全球跨境物流服务运价不断下降,毛利率随即开始下滑。
是故,乐舱物流也在招股书中预计,相比于2021年及2022年的强劲表现,公司2023年收入、毛利及净利润将出现大幅减少。
除了业绩或将陷入瓶颈,在赴港上市这条路上,乐舱物流的竞争对手同样也不在少数。
据悉,今年以来,关于快递物流企业打算奔赴港交所上市的消息不断。
今年2月,便有市场传出称,极兔速递计划于2023年下半年在香港IPO上市,至少募资10亿美元。该公司一度被视为快递行业的“搅局者”,其投资人包括博裕投资、高瓴资本、红杉资本、腾讯控股等。在收购了百世快递之后,极兔速递估值一度达到1300亿元。
随后3月,在阿里巴巴主席张勇宣布“1+6+N”组织变革之后,估值接近2000亿元的菜鸟被传出即将启动赴港上市计划,或将成为阿里旗下第一批上市企业。
而近日,顺丰控股也被传出考虑最早2023年在香港第二上市,选定高盛、华泰证券和摩根大通等银行安排香港上市事宜,或至多筹资30亿美元。
在大量快递物流企业准备冲击港交所的当下,面临营收、净利润预期下滑的乐舱物流将要如何突出重围?
撰文:张钇璟
审校:刘满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