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向海而生、因港而立、因侨而兴,因容乃大!
王韶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容,乃宽容、包容之意。纵观古今中外,凡成大事者,无不大器大量,层次越高,容量越大,越是胸怀宽广,如“弥勒佛”容天下难容之事、容难容之人,大格局、大视野、大气魄、大能量,如万千江河汇聚成大海!一人计短,二人计长,若没有宽厚包容之心,终成井底之蛙,难见万里蓝天!
做人做事,莫不如此!
2023年3月16日,我紧随总书记步伐来到“百年商埠”--汕头小公园。
汕头小公园,虽叫“小公园”,却不是公园,而是一个地名,汕头老城商业和文化中心;虽号“小”,却丝毫不小,而是总占地73.53公顷,以中山纪念亭为中心,一个建成于上世纪20、30年代的历史文化街区--汕头小公园开埠区,是34个近代开埠城市中唯一保留最大、最完整的开埠区。
百年风雨沧桑,汕头小公园忠诚地记录了潮汕先辈“飘洋过番”,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血泪史迹,完美地展示了潮汕传统商业、饮食、工艺、音乐和风情等历史人文,以及中西合璧的海洋、华侨、金融、宗教和建筑等文化精萃,是中国城市历史文化不可多得的一块瑰宝,随时光流逝而流光溢彩!
有人讲,潮汕人排外,不好相处!但我认为这是对潮汕人的极大误解,不过是潮汕人过于抱团、敢拼、敢闯,又或“潮汕话”难以明懂,存在交流障碍罢了!
潮汕人热情好客、重情厚义,一声“胶己人”,四海之内皆兄弟!功夫茶,“茶薄人情厚”“壶小乾坤大”,三个小小的茶杯是“容器”,吃的不是茶,是浓重的情意;吃成桥梁纽带;吃成圈层平台……三个小茶杯,先敬客人,后主人,没有贫贱富贵、没有尊卑大小,容尽天下朋友!小公园百年流芳,贵于容、于新、于进,容外、容文、容人、容情,因容乃新,因新乃进,因进而强!
潮汕文化多元、包容、开放,既有南方的农耕文化、海洋文化,又有族群迁徙而来的中原文化,更有华侨从海外带回来的西洋文化。交融碰撞,还擦出火花,这些多元文化在“种田如绣花”的潮汕地区变的异常别致精巧、五彩斑斓,小公园体现的尤为淋漓尽致!
汕头,向海而生、因港而立、因侨而兴,因容乃大!鸦片战争前,汕头如深圳前身之宝安,一条破落的边陲小渔村而已!
1860年,英国首任驻潮州口岸领事坚·佐治拟于潮州设通商口岸,但舟船甫抵城外即被视“洋人”为洪水猛兽的村民砸破甲板而不得入,徬徨间被迫从韩江顺梅溪河口回广州,途经河口冲积砂洲,以为天然良港,逐开埠设通商口岸,俗称“汕头埠”,由此成为当时全国第三、广东第二个海关口岸。不久,英、美、法、德、荷、丹麦、瑞、挪、日、奥、西、意、比等13国接沓而来,纷纷设立领事馆,通商、通航、通邮,长期闭关锁国的晚清王朝向世界打开了一扇窗!此后,外国资本大量涌入,开办洋行、工厂、教会、学校、医院……“万国楼船”“云集鳞聚”便是当时的写照,汕头也赢得了“通洋总汇”之美誉,进出口贸易空前发达,汕头埠商贸繁华由此可见一斑!
海外潮汕华侨桑梓情深、不忘来路,对家乡建设更是功勋卓著,他们从国外带回资金和西洋建筑理念、技术、材料建房办厂开店。据介绍,澄海陈黉利家族在“四永—升平”、海平路、福合埕等地就兴建了400多座楼房;潮安籍荣发源家族在荣隆街和潮安街、通津街也兴建了不少新楼;吴潮川家族在永和、永兴街道兴建楼房多座……至抗战前华侨成街成坊兴建侨房2000多幢……
帝国主义的坚船利炮和强抢豪夺让小公园承载着一段屈辱难忘的记忆,但也开启了一段繁荣的新里程,由此走上一条潮汕文化、华侨文化与西方文明融合发展、完全别于其他开埠港口城市的进程。
小公园规划建设基本仿照巴黎街区的样式,但在长期的发展演变中,又结合中国传统的“井、田”理念,随汕头自然地形自然而然地形成以中山纪念亭为核心,向升平、国平、安平路辐射,海岸线伸展构成了完整的扇形放射状,呈“条条大路通罗马(码头)”的蜘蛛网般路网格局,典型的海纳百川、开放包容的海洋文化象征!据闻,这种规划手法全世界共有2座城市,一是巴黎凯旋门广场和香榭丽舍大街;另处便是汕头小公园开埠区。
徜徉在小公园,最耀眼、最吸睛、最“出圈”的莫过于骑楼建筑群!
骑楼其实是一个混合式的舶来建筑,最早出现于19世纪初,当时英殖民者对新加坡城进行设计时,要求临街房屋店铺都要留有5英尺的公共空间,即著名的“五脚基”,非中国南方和潮汕专利。
骑楼走廊宽宽长长,开门见市,前店后仓,既可避风挡雨,遮阳避暑,又可晾晒,还能营造良好的商业气氛,非常符合潮汕地区的气候特点和生活习惯,因而被“过番”华侨复制带回家乡。
小公园骑楼群是西洋建筑风格、南洋文化和潮汕传统建筑文化兼收并蓄的结晶,基本都使用了洛可可或巴洛克的建筑风格,当时相当前卫拉风,聪明的能工巧匠也适时地揉合了潮汕建筑元素、工艺和民俗风貌,与广州和福建的骑楼大不同!
小公园骑楼建筑群最大特色是每一幢骑楼的窗花都各不同,即便同一幢建筑各楼层窗花也不一样,甚至同一楼层窗花看似一样,但细细观察其中花纹也绝不相同……精致而典雅,式样丰富多变。毫不夸张地讲,在小公园绝对没有一模一样的骑楼,不由的让人叹为观止!
小公园骑楼窗花多变,柱式也很有特色。既有艾欧尼克柱式,也有艾欧尼克和科林斯的混合柱式,还有多利克柱式。但不管那种柱式,檐壁柱头都更多地使用一些代表性较强的图案进行点缀,如女子长发、公羊角、葡萄藤蔓、棕榈叶等,有的还嵌上荷花的花瓣,还有将舒展的毛莨叶装点成一个盛装的花篮……当年潮汕匠人精雕细琢的痕迹至今仍深深镌刻在这些老式骑楼中,和“色、香、味、型”俱全的潮菜一样散发着独一无二的魅力!
如果说骑楼最“吸睛”,那么“侨批”则最令人“泪奔”!
“批”,潮汕话是“信”的意思;“侨批”俗称“番批”“银信”,是华侨移民史、创业史及侨胞对祖国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的历史真实见证,被视为华侨历史文化的“敦煌文书”,可媲美徽州特有的“契据、契约”等经济文件。饶宗颐先生曾盛赞“侨批”“海邦剩馥,媲美徽学”,足见其价值!
当年,潮汕平原人多地少,生存环境恶劣,潮汕先祖不得不舍命乘坐“红头船”背井离乡、飘洋过海讨生活,流血流汗且不说,还要想方设法将赚到的血汗钱寄回家乡赡养妻儿老小……所以“侨批”是国内侨眷的养家费、救命钱,以至于打劫为生的强盗只要闻见送批的“水客”,都不忍强抢明夺,因为他们知道人命关天,一封侨批事关一条或几条,甚至数十条性命!一封侨批,从国外到故里历经千回百折、千难万险,全是血与泪,罄竹难书,难以言表……
2020年10月13日下午,总书记在汕头考察听取“侨批”历史和潮汕华侨文化介绍时强调:要保护好这些“侨批”文物,加强研究,教育引导人们不忘近代我国经历的屈辱史和老一辈侨胞艰难的创业史,并推动全社会加强诚信建设。
如果说“批局、水客”是侨胞与侨眷的“生命线”,那么土地革命时期,从上海中央机关经香港、汕头、大埔青溪村、福建闽西永定、长汀到江西瑞金,则被誉为“中央红色交通生命线”,毛主席称之为“红色血脉”,也有称之“摧不夸打不烂的地下航线”。汕头站设在镇邦街7号和海平路98号。“交通线”不仅传送党中央与苏区的往来文件,运送苏区急需的物资和经费,而且还完成了中央机关由上海到中央苏区的重大转移,安全护送了一大批中央领导和军政负责同志到达苏区,自始至终安全无恙,不能不说这是中国革命的一个伟大胜利和奇迹!
小公园有如世界建筑万花筒,兼收并蓄,中式、潮式、中西结合的百年建筑比比皆是,华洋“杂交”成趣,相得益彰!如:老妈宫(又称天后宫,建于清嘉庆),与之毗连的关帝庙则是开埠前建筑;中山纪念亭(无钉榫卯纯木结构,建于1934年);邮政总局大楼(建于1922年,石、钢筋、洋灰三合一结构,广东保存最完整的两座欧陆式建筑风格邮政建筑之一);百货大楼(高7层、建于1932年,由华侨集资50万大洋兴建);还有日本台湾银行汕头支行旧址、存心善堂旧址、永平大酒楼旧址(建于1933年,三开间八层,至改革开放前一直是汕头第一高楼)、人民银行旧址、大光明电影院、南京旅社等等……有的还被改造成展馆,如汕头开埠文化陈列馆、侨批文物馆、海关关史陈列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馆、中央红色交通线汕头中站旧址陈列馆、郑正秋、蔡楚生电影博物馆……旧城胜迹,历经沧桑,正承载着城市的历史记忆,在新时代的春风里焕发出勃勃的生机,历久弥新!
如何进一步提升“活化”小公园开埠区,真正打造成“本地居民愿意住,外来游客愿意来”,能传承历史文化内涵的特色文化旅游目的地和公众休闲片区。政府在积极谋划,我的老朋友、汕头城市设计专家杜川也有自己的思考:小公园是“汕头文化之源、汕头人文之根、汕头发展之魂”,小公园改造对汕头凝聚海内外潮人力量、城市东西平衡发展和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
在杜川看来,小公园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开埠文化的活体博物馆群”,不仅集结了世界上众多优秀文化元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海派文化建筑风格,更因其完整的建筑空间与尺度,完全可以媲美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舶来文化的建筑作品!
小公园的改造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修旧如旧”,而应注入新的元素和新的业态,否则迟早会再次没落。杜川提出了自己的设想:将小公园5条放射性街区打造成五条特色街道:
一、为会馆街,可将世界上所有潮汕会馆迁移至此做潮汕办事处,增加业态经营元素,出售经典名牌免税商品,展现所属国人文特色;
二、为休憩街,体验海派文化生活,为游客提供品咖啡、喝功夫茶、特色奶茶等,引入潮州讲古、潮剧、潮乐等,供游客休憩休闲;
三、为潮汕美食街,把西天巷蚝烙、老妈宫粽球、小吴肠粉、吴记富苑等老字号、网红店均迁移至此,打造“吃货的天堂”;
四、为工艺街,展示风筝、剪纸、木雕、嵌瓷、抽纱、刺绣、泥塑、灯彩、手拉朱泥壶、彩瓷等等潮汕非遗传统工艺;
五、为潮流街,注入VR、AR等元宇宙时尚元素,引进风起洛阳、剧本杀、轰吧等,打造独特的IP,吸引新生代,加强体验和互动感,为小公园业态注入新动能;中间以“亭”为主体,搭建潮剧大舞台,节假日举办各类庙会,营造百姓烟火气。使小公园既留住乡愁之“根”,又有文化传承之“源”,更有发展之“魂”!这样才能吸引不同年龄段的人,尤其是新生代潮人向往,重现昔日小公园开埠的繁华!
……
百年商埠--汕头小公园记载了过去,也连接着未来!它告诉我们,浩瀚的历史长河奔流不息,惟尊重、开放、包容方能开拓创新,以至长盛不衰,谨此为训!
王韶 广东省房地产行业协会会长 观点新媒体专栏作者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由观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
撰文:王韶
审校:劳蓉蓉